對於一定會到來的老化現象,無論是外表容貌或身體機能,多數人都難掩不了恐懼感與焦慮感,尤其是認知功能的退化。不少專家對此進行相關研究,期待能找到延緩大腦衰退速度的辦法。
編譯/江秀雪
人生六十才開始!高年級生的音樂日常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包括記憶力、問題解決力等,都會因為大腦運作能力變差,而跟著越來越不好,這種認知功能衰退的情況,雖然屬於正常的老化現象,但還是有很多人有想要知道:有沒有辦法延緩大腦衰退速度?
瑞士日內瓦大學進行一個為期半年的調查研究計畫:讓132位「從來沒學樂器」或「學習樂器經驗未滿六個月」的62至78歲健康退休長者,來學習彈鋼琴或音樂相關課程。
研究中,將研究對象分成兩個組別,一為「學鋼琴」組,即學習彈鋼琴,二則為「聽音樂」組,藉由聆聽各種音樂來學習分辨樂器及樂理分析。每次上課時間為一小時,並且每天要做半小時的回家功課。
音樂抗老,是真的!大小腦功能增加6%
研究結果發現,兩組成員的大腦灰質及主管工作記憶的小腦性能,都明顯增加6%,但大腦萎縮現象依舊持續。不同的是,學習鋼琴組的右腦聽覺皮層很穩定,但聽音樂組則仍舊低落。由此可見,音樂並沒有辦法讓大腦活化,只能延緩大腦認知部分和可塑性的老化。
在成長過程中,大腦有很高的可塑性,通常會依照個人不同的人生經驗和生活環境,不斷地統合、整理並結合各種接收過的資訊。例如,中風(突發性的腦血管疾病)之後身體功能變化,以致必須學習新的技能來調整新的生活模式。
對短期「工作記憶」影響尤其顯著
不過,老化會讓這種大腦可塑性降低,因為大腦失去一種叫「灰質皮層(grey matter)」的神經組織,這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因子,也就是所謂的腦細胞減少、腦萎縮現象。
一般來說,認知衰退最明顯是表現在短期工作記憶方面,例如,在短期間內記住電話號碼,才能記錄下來,或必須先能記住他人口述的句子,才能做外語翻譯,兩項動作都會使用到短期工作記憶。
總而言之,雖然直到目前為止,大腦因老化而衰退仍是不可逆的現象,但透過音樂確實有助於年長者的認知功能,尤其有助於短期工作記憶方面的表現,推測應該對大腦受傷者的修復也會有所幫助。
資料來源/
Université de Genè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