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掉入螢幕時間地雷區

螢幕媒體透過手機、平板和網路,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它對孩子的學習有什麼影響?又有什麼地雷是爸媽要避免的呢?


文/林欣慧 美國休士頓大學維多利亞校區人類發展與教育學院教授 

螢幕時間大不同,嬰兒已開始接觸
兒童經常性接觸媒體的年齡有著世代間的差異,從1970年的4歲左右,如今已下降到4個月大時就開始。今日電腦和人工智能的產品,如手機、平板及透過網路的資訊隨處可見,人們擁有越來越多的3C產品,包括電視影片、電玩遊戲及網路等,徹底改變了我們的學習、交流和訊息的傳播。3C產品及互動性的螢幕媒體等技術,早已融入兒童的日常生活。

螢幕媒體對智能、語言、社交情感的影響
個人花在看電視、玩電玩,使用手機、平板或其他3C產品的時間統稱為「螢幕時間」。兒童對螢幕媒體嚴重的依賴已經是不容忽視的議題。螢幕媒體的使用對兒童發展的影響,可從智育、語言、社交情感三大方面來探討。

一、智育發展

陪孩子慎用好媒體,能改善教育品質和提高學習成效
研究指出,利用電子書和學習閱讀的App,可以幫助兒童發展早期閱讀技能和創造性思考能力。父母用心檢視兒童觀看的節目內容是否適齡性,內容是否是以教育學習為目的,同時能夠陪伴觀看及討論內容,孩子將能獲得最大的學習成效。

●1歲孩子一天觀看超過4小時,解決問題和溝通能力明顯發展遲緩
最近日本發表一項2013-2017年幼兒使用螢幕時間的研究,這項研究追蹤7097對親子長達4年。家長提供寶寶在1歲大時使用螢幕的時間的資料,然後預測2歲及4歲時五項能力的發展程度,包括溝通、大肌肉活動、小肌肉活動、解決問題和社會化能力。結果發現,花更多時間在螢幕上的孩子,他們在2歲和4歲時的溝通能力和小肌肉的發展都比較差。該研究特別指出,如果幼兒一天使用螢幕的時間超過4小時以上,不僅1歲和2歲時解決問題及社會能力的表現比較落後。到了2歲和4歲時,解決問題能力和溝通能力都有遲緩現象。

●在螢幕上一心多用,執行功能變差且容易產生社交焦慮和抑鬱
還有研究也發現,使用螢幕媒體,對兒童的認知領域、感覺運動發展、執行功能和學習成績,會有負面的影響。當青少年對螢幕媒體做多重任務處理(Multitasking),也就是一心多用時,他的執行功能,尤其是對工作記憶、抑制力和任務之間的切換能力會降低,而且容易罹患抑鬱症和社交焦慮等症狀。

二、語言發展

●螢幕時間增多,會減少親子互動和練習說話的機會

幼年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幼兒在這個期間學習詞彙和聲韻,都需要透過與成人互動而習得。特別是親子間的交流頻率和時間長短,在在影響兒童語文技能的發展。螢幕時間一旦增多,會減少孩子與父母的互動頻率和時間,相對就會降低孩子練習說話和發展語言能力的機會。

●善用電視,父母陪伴及討論才能有利語言發展
螢幕觀看的影響不單是觀看的總時數,更需注意環境因素,注意到背景電視的影響。例如成人自己在觀看時,內容是否符合兒童的年齡及適當性,視頻所提供的互動程度更為重要。如果兒童是在較大的年紀時才開始接觸電視,同時父母如果也能用心篩選適合兒童的節目,跟兒童一起觀看,這樣就比較能夠幫助兒童語言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也有研究指出,當兒童在5歲之前就長時間過度曝露在背景電視的狀態時,會對執行功能和認知能力產生不利的影響,例如注意力不易集中,語言發展和閱讀能力發展落後。

三、社交情感發展

●螢幕時間增多,與自然的接觸變少,有礙心理健康

一項研究指出,6-18個月大的幼兒電視接觸的時間增加時,會增加情緒反應、攻擊性和破壞等外化的行為。

●螢幕時間對男女影響有別,男孩理解情感的能力會變差
在面對不同類型的螢幕活動時(如電玩),有著性別差異現象,男孩的理解感情能力會變得較差,而女孩則沒有影響。

●螢幕時間跟睡眠問題、抑鬱焦慮和過動也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視頻遊戲與日後罹患嚴重的焦慮有關,長時間看螢幕會使症狀累積,特別是青春期早期以後會出現更明顯的影響。螢幕時間過長往往導致睡眠品質不佳,夜間過度使用3C產品及對手機過度依賴,容易造成抑鬱症。過多的螢幕時間以及太早接觸暴力和快節奏的內容,也會促發大腦中的多巴胺分泌,這些都與注意力缺陷和過動障礙有關。

調整生活習慣和活動,降低螢幕依賴
當父母了解螢幕的使用時間和內容時,應多留心孩子在平日的生活習慣和活動。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家長與幼兒一起使用3C產品,並由家長選擇高品質的節目,避免利用3C產品當保母。同時2歲以下嬰幼兒,不應該使用3C產品。2-5歲幼兒使用的時間應限制在每日1小時之內。父母應盡量降低並有效地控制孩子在螢幕上所花的時間,鼓勵孩子多與他人互動或是從事有建設性的活動,例如唱歌、畫圖、看故事、堆積木,到戶外跑跑跳跳、做運動等。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為全方位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