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探索身體能力的樂趣,建立自信!

雖然知道運動很重要,但不知道怎麼陪孩子玩?孩子走沒幾步就覺得喘、不想動…第一本為臺灣孩子設計的體能促進寶典,圖解120個2至6歲幼兒分齡動作遊戲,陪孩子強化大腦、穩定情緒、養成好體力!



文/洪聰敏(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研究講座教授)


國內孩子的身體活動量世界倒數!
面對高齡化與少子化的臺灣社會,「兒童是未來國家的主人翁」已不僅僅是口號,更是我們迫切需要實踐的目標。在未來高壓的生活環境中,讓孩子從小培養足夠的體力、腦力和情緒力,絕對是送給他們最好的禮物!身體活動所帶來的益處眾所周知,對於幼兒而言,同樣值得照顧者關注的是他們「基本動作技能」的發展。

在信誼2023年度針對2~6歲幼兒身體動作能力大調查中,有逾8成的父母認同運動對身體、認知和情感的正面效益,而且家長的態度越積極正面,孩子在動作發展方面表現更好!然而,臺灣5~17歲兒少的身體活動量卻在國際評比中敬陪末座,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的每日身體活動建議。

國外研究指出,有規律從事運動的父母,其孩子的身體活動量相較於沒有規律運動之雙親的孩子,有5.8倍之多。由此可見,孩子的運動參與除了需要父母的「支持」,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並成為孩子的「模範」。

3要素、2原則,培養孩子對運動的「正向情緒」
如同作者提到的身體教育「3要素、2原則」,在孩子學習動作技能時,給予溫暖的情感支持與「鼓勵」,父母在旁陪伴輔以動作上的「引導」,並提供孩子多元的「練習」機會,即所謂「3要素」。

孩子在運動時難免會遇到難以上手的動作技能,爸爸媽媽可以透過拆解動作元素來「調整難易度」,例如,練習接球動作時,先以滾地球訓練孩子的視覺追蹤和攔截技巧,再進一步到平飛球與高飛球,讓孩子可以「循序漸進的學習」,即所謂「2原則」。

除此之外,在運動之初,應避免僅以行為結果判別孩子動作能力的學習成就,而是從培養孩子對運動的「正向情緒」開始,讓他們體會探索身體能力的樂趣,才更能讓孩子保有動機和信心,在未來的人生樂於運動!

即學即用!最容易執行的120個分齡身體活動
《愛運動的孩子更聰明!》以系統化的方式,從知識建立、實務應用,再到QA解惑,編排得引人入勝。首先,第一部分以深入淺出的口吻,建立讀者對「基本動作技能」的認識,包括穩定性、移動性與操作性動作技能。接著,根據幼兒的階段發展特徵,結合「運動」、「認知」、「情意」等3大學習面向,精心彙整了20個主題120個遊戲。

每個遊戲不僅提供多種複雜度和難易度的層次,讓孩子能持續挑戰自我,還充滿了創新與想像,讓運動過程中增添樂趣。最後,結合作者在幼兒體育教學耕耘35年的經驗,全面解答家長和老師常見的問題,是值得一看再看的寶貴工具書!

這本書以其系統性的結構和豐富的內容,旨在幫助讀者從知識到實踐,全面提升對兒童身體活動的理解和應用。不僅適合老師和家長,也是照顧者們必備的指南。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們的未來與身心健康而努力吧!

※本文為《愛運動的孩子更聰明!》專文推薦


從觀念到實踐,全面解析幼兒身體動作、設計活動並解答疑惑,幫助家長與老師一起動起來,帶領孩子養成好體力!…MORE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