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飯!養成正念飲食,陪孩子愉快用餐


文/王雅虹營養師 營養師的孕嬰生活

孩子的營養是父母育兒路上一大焦點,我們都希望孩子吃的健康、營養均衡,但往往在餐桌上卻未必能如願,壓力時常急劇上升!作為父母如果能停下自己的直覺情緒反射,嘗試用「正念飲食」的概念引導孩子,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什麼是正念飲食?
多數人在用餐的時候都不是處於專心的狀態,因此常常會出現像是無意識的搪塞食物,搭配手機或電視一起吃,或是壓抑不愉快、放逐自我的情緒性進食……。正念飲食是讓我們從過去進食分心的體驗,專注在自己進食的過程,是一種打開身體感官,覺察我們在進食過程的五感體驗。研究發現,正念飲食可以為人類帶來更高的生活幸福感,可以吃得更營養更健康!

三個正念飲食練習
如何將正念飲食的觀念帶到家中?三個正念飲食練習,讓孩子學會正念的進食方式!

1.覺察飢餓感
嘗試用1-10分來量化肚子空空的感受,並留意是否頭暈、甚至心情很糟呢?這個練習很適合進食過快或壓力下情緒性進食的孩子,避免情緒與食物自動化連結,造成單一飲食過量!

2.發現飽足感
現在孩子用餐過程很容易搭配手機或平板,造成過飽、甚至有胃疼的情況。與飢餓感一樣,可以給孩子1-10分的量表來留意腹部漲起與撐大的感受,一分是「空空如也」,十分則是「前所未有的飽足」,時常練習有助於孩子覺察自己不同程度的飽足感!

3.開啟味覺體驗
吃得享受又足夠,與味覺滿足感的靈敏度有關,引導孩子發現第一口的味覺滿足感,也可用1-10分的量表來評分,告訴孩子發現肚子開始飽起來時,味覺也會漸漸疲乏(分數漸漸下降),此時比起硬吃硬塞,更適合暫停動一下!這個練習應用在容易吃過量的甜點、薯條及炸雞上,孩子會隨著練習的次數慢慢發現當初的美味,不會過量暴食!

落實正念飲食的教養心法
懂得正念飲食教養的父母,將有更高容量面對學齡前孩子的稚氣行為,能緩和情緒過度反應,並避免餐桌上過度的壓力。此外,正念飲食可以有效改善兒童肥胖、過動症、憂鬱、焦慮症等。只要願意嘗試,便能有效優化孩子面對壓力的彈性,還能穩定健康成長。該如何執行呢?五大心法提供給父母參考:

1.爸媽全心聆聽,幫孩子說出感受
正念飲食建立在「正確接收孩子給出的訊息,辨別孩子真實需要」的基礎上,不只可以改善整個家庭的氣氛,孩子將會更願意聽從父母的引導,走向健康飲食!
營養狀況劇 第一次煮「紫色秋葵」給孩子吃,但孩子不肯吃或是一吃就吐出來。
爸媽這樣做 嘗試感受一下孩子的感覺,大膽地說出你的發現,例如:「媽媽在想你是不是因為沒吃過紫色秋葵,味道跟顏色是否讓你覺得不安心?你一定嚇了一大跳!」當孩子的感覺被說出來,會有莫大的安慰作用!

2.偶爾接受孩子的選擇,但不要評價
放下對孩子的高度期待,嘗試讓他也有機會自主選擇食物,或許他會閃避一些你希望他吃的健康食材,但只要做到不評價孩子,給他正念飲食的觀點,結果一定會愈來愈好!
營養狀況劇 只想吃烏龍麵卻不想配青江菜的孩子。
爸媽這樣做 不強迫孩子一定要吃青江菜,也不要責罵孩子,爸媽可以先專注享受青江菜的美味,同時在餐桌上分享青江菜的好處或故事,孩子最終會願意接受!

3.覺察自己的情緒,看見孩子的需求
在情緒出現時,請先暫停一下。當你願意看見「自己」,並認同「孩子的情緒」,餐桌上的挑食劇碼將變成有趣的生活點滴。
營養狀況劇 當孩子對你說:「媽媽我最討厭吃糙米飯了!」
爸媽這樣做 請不要跟孩子說「你一定要給我吃下去!」只要單純回應孩子:「嗯,這樣啊!」給自己一點空間思考,也幫助孩子探索自己的感覺,更可以給孩子機會自己想出辦法。例如:「媽媽知道糙米飯很硬又不好咬,你不喜歡這個口感對嗎?不過它非常有營養,我希望你能慢慢習慣,我們一起想想怎樣可以煮得更軟,你能多給它機會嘗試嗎?」

4.接受有限度的妥協,引導孩子思考後果
孩子的大腦要到25歲才會發育完全,學習正念飲食可以嘗試在怒吼孩子之前,看看是否有「第三選項」更符合家中的教養目標!
營養狀況劇 晚餐開飯前,孩子說:「我想先吃冰淇淋!」
爸媽這樣做 同樣地先暫停一下思考,千萬別對孩子說:「不行,飯都還沒吃就想吃零食,到時候一定吃不下!」、「你給我吃五口飯肉菜再說!」可以換個方式跟孩子說:「冰淇淋看起來好好吃,你有點忍不住對嗎?可是媽媽擔心你會吃不下正餐,或許今天我們試試看,先吃一點點冰淇淋,觀察一下晚餐會不會吃得比平常少。」

5.請爸媽別苛責自己,營造餐桌氣氛也很重要
在養育孩子的路上並不會事事順心,父母不只要對孩子多點寬容,也請善待不能完美達成任務的自己,少些自我責備,重新調和出餐桌上的正念氣氛,讓營養不再變成家庭引爆彈。

正念飲食最終可以提升孩子對食物營養的覺察、改善孩子選食行為、優化健康。等到孩子大一些或是進入青少年,將會改善厭食、降低發生自殘行為的頻率,不合作狀態也會減緩,甚至孩子更願意主動與父母分享自己的狀態!

↘進一步了解【熱門專題】吃出好情緒、好腦力
👉研究:飲食能影響情緒和大腦
👉爸媽一定要懂的快樂健腦食物
👉小心情緒性飲食帶來後遺症

本文參考資料:
1.Annu Rev Psychol. 2017 Jan 3;68:491-516.
2.正念飲食:覺察自己為什麼吃,比吃什麼、怎麼吃更重要
3.J Pediatr. 2018 Nov:202:136-142.e1.
4.Clin Child Fam Psychol Rev. 2009 Sep;12(3):255-70. 
5.怎麼說,孩子會聽 vs. 如何聽,孩子願意說:協助親子改善溝通、創造良好互動的六堂課
6.Diabetes Metab Syndr Obes. 2021 Nov 25:14:4621-4629.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