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常見的普拿疼乙醯氨基酚成分止痛劑,被視為懷孕期間最安全的非處方止痛藥和退燒藥,但國外研究發現,孕期吃越多這類藥物會影響幼兒語言發展。為了安全,究竟有哪些用藥知識是該注意的?
文/周怡宏 資深兒科醫師
懷孕女性必備的藥物使用認知
當藥物使用的益處高於風險時,原則上即可用於幫助孕婦治療疾病。不過,懷孕女性對於用藥也要有基本認知:
□雖要謹慎判斷藥物安全,但不必過於緊張焦慮而不敢、甚至拒絕用藥。在開立藥物時,應要求內科或婦產科醫師給予正確指導與建議,或向藥物專家諮詢。
□懷孕中突發的急性感染、因懷孕產生的問題或原有的慢性病,都可能需要用藥,最常用的包括止吐藥、制酸劑、抗阻織胺、止痛藥、抗生素、利尿劑、抗憂鬱劑和鎮靜劑。
□並非所有藥物都會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小分子的較容易穿過,某些藥物會有直接性的毒性或導致畸胎;至於無法穿過胎盤的藥物,仍然可能使胎盤血管收縮,改變母體生理情況(如造成低血壓),而影響胎兒的氧氣與營養供給。
□對於胎兒的藥物作用也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藥物暴露時的胎兒年齡、胎盤通透力、母體生理與疾病因素、藥物強度及藥物劑量等。
□即使被認為是懷孕期的安全用藥,也不宜使用過量或過久。陸續出現的新研究指出,某些常見藥物仍可能造成長期性的嬰幼兒發展及心智方面的傷害。
不同階段胎兒,藥物有哪些影響?
不同孕期階段,藥物對胎兒的影響也不同。器官形成期和第二、第三孕期很重要。
1.受精後20天以內
此時藥物是全有全無的影響,換句話說,是殺死胚胎或者完全無害。此時並不會導致畸胎。
2.受精後20-56天(器官形成期)
此時最容易發生畸胎。進入胚胎的藥物可能造成自發性流產、不至於死亡的明顯身體構造缺陷(真正導致畸胎)、隱蔽性的胚胎病變(永久性而不易察覺的代謝或功能性缺陷,在出生之後一段時間才表現),或者增加兒童罹癌症的風險(例如孕婦以放射性碘治療甲狀腺癌)等。
3.第二至三孕期(器官形成期之後)
不會導致畸胎,但藥物可能會影響胎兒的生長與器官功能。此時胎盤代謝功能增加,而造成胎兒影響的藥物濃度也會相對升高。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並非所有孕婦使用致畸性藥品都會生出有缺陷的新生兒,而是缺陷的發生率會提高。美國統計顯示缺陷兒約占新生兒總數的2-4%,其中高達90%以上為未知或遺傳因素,而由藥物所導致的不到5%。因此,偶爾用藥不慎,並不需要過度緊張。若是需要長期以藥物控制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癲癇、氣喘),在得知懷孕或準備懷孕前,都必須先諮詢醫師,以便評估風險及利益。請記下服用的任何藥品名稱,與醫師、藥師討論,才能確保用藥安全和胎兒的健康。
病人和醫師共同為用藥做決定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早期即針對藥物對孕婦的影響做相關研究,制定出A、B、C、D、X五個等級,依照懷孕週數,分胚胎期、胎兒期等不同階段會有不同影響,作為給藥時的考量。由於此分級仍過於粗略,現在已採用更為詳細的對於懷孕與泌乳時期藥物使用的標示與敘述方式,簡稱 PLLR,要求廠商在藥品說明書(仿單)上須提供藥品對懷孕曝露的影響。
這項改革協助醫師、藥師等健康照護者可由仿單上獲得更完整的資訊,更了解每種藥物的安全性,也可以更清楚的評估孕婦是否適合服用,並協助需要用藥的孕婦、哺乳期媽媽們詳讀仿單做風險評估,進而為自己和胎兒健康做出決定。以往病人總會問醫生這個藥能不能吃,而現在是由健康照護者及用藥者共同做決定。
以普拿疼為例的懷孕使用新建議
研究顯示,孕婦在懷孕期有高達九成會使用某些藥物,而有六成會用到各種止痛藥,但是過去資料對於胎兒的長期影響並不明確的,目前仍常被視為懷孕期間最安全的非處方止痛藥和退燒藥。在此以最常用的普拿疼(乙醯胺酚)為例做說明:
1.神經發展的風險-越來越多研究證據顯示,懷孕期使用乙醯胺酚對孩子未來的神經發展可能造成影響。推測原因可能是懷孕時會升高心臟搏出量與血流量,增加藥物吸收,通過胎盤而進入胎兒體內,尤其是生長快速的腦部,可能對日後神經發展造成功能性影響,而引起心智疾病。這類藥物包括乙醯胺酚及多種非類固醇抗消炎藥物。
2.過動症風險-最近英國綜合分析一些高品質研究證據,以了解懷孕使用止痛藥對兒童罹患過動症的風險,統計結果顯示風險升高,並與劑量增加有關。研究學者建議孕婦應在懷孕期減少使用普拿疼,並盡可能使用最低有效劑量與最短時間,也呼籲醫界應對長期影響有高度認知警覺,以減少兒童過動症的風險。
丹麥的研究更指出,乙醯氨酚可能會阻斷胎兒腦部發育所需要的荷爾蒙分泌,使得腦部無法正常發展,如果孕婦服用乙醯氨酚,孩子罹患過動症風險會提高37%,若懷孕期間長期服用,孩子過動風險更會高達44%。
3.女孩語言發展遲緩風險-美國與瑞典的研究也顯示,在懷孕期使用乙醯胺酚會導致早期兒童語言發育方面的女性優勢喪失,造成女孩的語言發展遲緩。先前的研究也同樣發現,孕前服用乙醯胺酚可能對兒童出生後造成智力和溝通問題的影響。
研究發現,懷孕期間使用乙醯胺酚的孕婦和未使用者相比,生出的女嬰在30個月大時語言遲緩的機率約為4.6倍;懷孕初期使用過6次以上乙醯胺酚,所生出的女嬰在幼兒期語言延遲的機率將近未服用者的6倍。但是,男孩的語言遲緩卻沒有明顯的影響,理由可能是乙醯胺酚有抗雄性化的作用,因此不影響男孩。
4.睡眠和行為問題的風險-美國的另一研究也認為,孕婦使用退燒止痛藥可能與學齡前兒童的睡眠和行為出現問題有所關連。因此,呼籲孕婦在使用含有乙醯胺酚的藥物時,應採取更保守謹慎的態度。
整體而言,各種藥物都是治病必要時才用,至於症狀緩解的藥物,在可忍受範圍內可以不使用,或者當症狀嚴重時才用,這樣才能達到最大的母體和胎兒平安。
參考資料: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神經科學與生理行為回顧雜誌、默沙東醫學手冊(專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