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凡,不要亂動阿姨的東西,到這邊來。」
「不要!」兩歲的凡凡不理會媽媽的命令,仍然伸出小手去抓。這樣的回應,表示凡凡已經能夠同時理解媽媽的「指示」,並且會用簡單的語言來回應了。
文/信誼編輯群
通常孩子在一歲之前,便能開始顯露對命令理解的跡象。當媽媽把手掌伸向他,同時說:「球球給媽媽。」孩子的動作,會顯示出他能夠理解媽媽要他做什麼,但還不會用話語來回應。
理解能力先於表達能力
剛開始學外語的人可能都有過類似的經驗,某些單字可以聽得懂,但卻不見得會說或運用,這是因為語言發展的進程中,理解的能力先於表達能力。同樣地,寶寶對字義的理解,大約從八個月大就開始快速發展,但要開口叫爸爸、媽媽,通常需到一歲左右。
因此,在這個階段,父母只能從孩子的行為動作,去猜測他是否能理解指令;有時候,孩子是聽得懂的,只是故意不做回應罷了。
從複誦成人的話學語言
大約在一歲半的時候,小孩開始會用單字或重疊的單音來回復指令。這時期的幼兒,小腦袋瓜裡大約有十多個字詞,像是「汪汪」、「抱抱」、「Bye Bye」等,都是他們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
之後的半年內,孩子對命令的理解突飛猛進,有時候不用配合肢體語言,也能理解媽媽的意思,用許多學來的字回應媽媽,或者組合簡單的句子,例如他會說:「熊熊沒了」,意思是「熊熊被藏起來了」。
這時期的幼兒很有趣,他們會重複成人說的命令,比如媽媽說:「凡凡,過來!」他也跟著說「過來」。其實,他不是真的要媽媽過去,只是在練習說話罷了,重複和模仿成人說的話,正是孩子學習語言的方式。
小技巧能幫助幼兒獨立思考
當孩子學會了說「不要」以後,突然變得喜歡用「不要」來回應所有的命令,叫他做什麼都說「不要」,簡直是個難纏的小傢伙。其實,這樣的現象普遍存在於兩歲兒。心理學家艾瑞克森指出,兩歲正是幼兒獨立發展的階段,他們希望凡事都能自己作決定。
有時候,孩子並不是真的不想遵從媽媽的指示,而是他們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希望怎麼做。既然兩三歲的「叛逆期」是發展必經之路,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愛說「不要」的孩子遵從命令?以下兩點或許可以作為參考:
盡量提供選擇題來代替命令
舉例來說,要孩子穿外套,可以拿兩件小外套問他:「你要穿紅色這件,還是有小熊的這件啊?」特別要注意的是,所謂的提供選擇,不是問他說:「你要不要穿外套?」這樣問,想當然爾,他一定說不要。
積極地告訴他什麼是可被接收的行為
盡量不要用「不可以」或「不准」開頭的句子來命令幼兒,以「不要亂動阿姨的東西」為例,媽媽可以拿個玩具對他說:「那個是阿姨的東西,這個小兔兔才是你的。」如此,不但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還能給予「所有權」的概念。
一到三歲的幼兒,正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父母要發揮最大的耐心,幫助幼兒理解父母的口語命令,並鼓勵他多用語言來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