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0-3寶寶愛上閱讀的方法

許多美好的事,都有一個美好的開始!閱讀就是那麼一件美好的事,而它也可以有個窩心、美好的開始!

文╱李坤珊  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幼兒教育系博士

學會看書也愛書
0~3歲的寶寶在閱讀的始點上,會同時面臨兩個課題:既要「學會」看書,也要「喜愛」看書。

學會看書,並不是指狹義的識字閱讀,而是指去認識「書」是什麼?有什麼功用?該怎麼操作?圖文的功能各是什麼?成人口念的和書上寫的字有何關聯?怎麼或何時回應…等。這些成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常識,是閱讀能力的始點,但對0~3歲的寶寶而言,可全都是陌生的!

所以嬰幼兒會咬書、搬書、顛倒著拿書、抗議你不指圖而指字、會上下左右隨意指字…等,出現許多使成人錯愕的閱讀現象。這些行為,正說明了0~3歲的寶寶,他們需要許多經驗,從各個角度,去了解「看書」。因此,成人在為寶寶準備圖書時,得留意書的設計,使寶寶有較多的成功閱讀經驗,學會看書。 

但是會看書,並不一定等同於愛看書。要培養0~3歲寶寶的讀書樂,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是要有共讀的成人。爸媽把寶寶抱在懷裡,和他一起看書,讀給他聽,這才能讓他從閱讀的始點起,感受語言的韻律和父母旋律般的聲音,連結溫暖和閱讀的關係,讓他愛看書。

現在的人類發展研究也告訴我們:學習活動其實是與情緒連結在一起。對嬰幼兒而言,更是如此!所以成人在為寶寶選書時,也要去細心考量適齡和適性的問題,使寶寶能不由自主的與書產生共鳴,而願意和樂意與書為友!

四個法寶引寶寶入門
那麼,什麼書適合0~3歲孩子來看呢?

一、易於操作
0~3歲的孩子對獨立自主有強烈的需求,因此一開始為他們預備的書,要注意到書的設計,是否易於也經得起孩子翻閱、操作。像布書,可以讓寶寶隨意抓拿、咬、啃、壓擠;塑膠製的洗澡書,不怕撕、咬、浸水;而硬頁書,既讓寶寶容易翻閱,尺寸大小,常恰好適合拿握。這些設計都可以提供孩子多元的閱讀經驗,讓孩子早一點也成功地與書交往。

二、可供探索
0~3歲的孩子是由探索中認識書、學會看書,因此要以孩子為主、尊重孩子對書的探索需要,例如想一直翻書,想重複聽某一本等;也要允許孩子以各種方式,查探書的外形構造、操作方式和語文組合。還可以利用具有玩具形態的感官書、翻翻書等,讓寶寶從玩書中去了解書是什麼(是一本的、是可翻的、是有圖文的)。閱讀不同材質、形式的書,正可以引起嬰幼兒對書的好奇和探索。

三、能夠參與
感官是0~3歲嬰幼兒認識自我和世界的主要管道,他們擅長透過看、聽、觸摸等動作,來學習新的事和反應知道的事。因此書的特質,最好是要讓孩子「能夠參與」。像可以摸到貓毛、毛巾觸感的感官觸摸書;必須打開小翻頁來完成閱讀程序的翻翻書等,都可以讓孩子做「動作的參與」。

有些書雖然不要求「動手」,但內容很接近孩子的生活經驗,孩子自然會模仿內容做動作、做同樣的事。有些書,則可以讓孩子做「語言的參與」,像童謠兒歌、句型和情節重複的書,在共讀了幾頁或幾回之後,孩子自然想接下一句,慢慢的對應出口語與文字的關係。

四、能夠指認
0~3歲嬰幼兒喜愛的,常是那些他們能從中指認、體會和看見自己的書。像有關日常生活經驗的、親子關係的、自我概念的、成長課題的書,都能引起0~3歲孩子的共鳴,想一看再看。

就像穿衣服一樣,合適的衣服,穿起來既舒適又漂亮。我們應給孩子適齡的書,讓他能了解、有感受、又可操作。也許有些書等到他4歲以後就沒有興趣再看了,可是在閱讀始點上的美好經驗,能帶領他「學會」看書,也「喜愛」看書。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