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味對了,安全感跟著來
更新 : 2024-02-02
還沒滿月的寶寶,睡著時像個小天使,哭鬧起來卻像個小魔鬼,但是說也奇怪,在媽媽的懷抱裡,寶寶通常就能逐漸安靜下來。為什麼媽媽的安撫魔力會這麼的大呢?原來其中的秘密來自媽媽身上的味道。
文/信誼編輯群
嬰兒天生能分辨媽媽的味道
嗅覺是所有感官中最靈敏的,也是最原始的求生工具,不論是尋求食物或是逃避危險,往往都需要用嗅覺來保護自己,因此,小嬰兒的嗅覺在剛出生時就已經非常的敏銳,也對不同的氣味表現出非常明顯的喜惡反應,如:面對惡臭的腐敗味立刻就會出現嫌惡的表情。
因此,透過哺乳的過程中,嬰兒得以在近距離認識媽媽的體味,在出生後的8~10天,大約有3/4的新生兒已經具有分辨媽媽氣味的能力,每次媽媽的出現,總會讓孩子有飽食、安撫、溫柔的感受,媽媽的味道就成為最具安撫效力的利器,只要躺在媽媽的懷裡,孩子會覺得很放心、很滿足。
「氣味」營造親子關係3 Tips
該如何善用「媽媽的味道」這種獨特的魅力呢?尤其現代社會,職業婦女的比率增高,當孩子不得不交由其他人照顧時,如何運用氣味的特色來強化彼此間的親密關係呢?
1.多多擁抱孩子,讓孩子熟悉你的味道:擁抱除了代表喜愛之外,孩子敏銳的鼻子也同時在你身上找尋熟悉的味道,所以,與孩子相處時,盡量有多一點的身體接觸,讓孩子有機會記得你的體味。千萬不要擔憂孩子抱多了就會寵壞他,當爸媽不多親近孩子,親子間的微妙互動也就無從產生。
2.將媽媽的味道,做為安撫工具:有些保母,常常會將孩子媽媽的衣服放在寶寶的枕頭下,說是可以讓孩子好睡一些。這樣的作法看來有些迷信,事實上一點也不,這正是善用媽媽魅力的絕佳策略,當媽媽不在時,小寶寶也能透過衣服上的體味,達到情緒安定的效果。所以,平日無法長時間跟孩子一起相處的媽媽,可以主動將留有自己味道的衣物留在孩子的身邊,藉由氣味的傳送,達到親子同心的效果。當然,媽媽可要隨時注意個人的衛生,讓自己散發出清新的氣味,也要隨時更替衣物的整潔。
3.運用貼身小玩具,增加安全感:親近孩子的小毛毯、小布偶、安撫奶嘴都有孩子熟悉的氣味,在睡覺時、在陌生環境中、外出旅行時,具有情緒穩定的效果。所以,從小讓孩子擁有自己貼身物,並讓他隨時貼身攜帶,這也是營造愉悅的親子相處氣氛的重要陪襯物。
豐富嗅覺經驗3法寶
好的嗅覺環境,是維護呼吸道健康的基本要件,而好的嗅覺經驗,更具有開拓心靈的功能,近來流行的精油療法就具有不同的功效。面對嗅覺敏銳的小嬰兒,可以利用居家生活豐富嗅覺體驗:
1.減少居家的污染:煙害、異味是家庭中最常見的不良氣味,這也是破壞嗅覺靈敏的殺手,因為長期的氣味會因習慣而降低了敏感度,所以,定期清潔屋舍、避免在家中吸煙,都是讓孩子保有嗅覺靈敏的方法。
2.辨識不一樣的氣味:在生活裡常會出現許多不一樣的味道,如:擦乳液、香水時,先倒一些在手上讓孩子聞一聞不一樣的氣味,也可以幫助孩子辨識不同的菜香。或許,這年齡的孩子還不能清楚辨識不同氣味,但是,讓孩子有機會體會其中的差異,對於日後的觀察力與敏銳度都有直接的助益。
3.進行一趟「嗅覺之旅」:帶孩子外出時,家長通常都只重視孩子的視覺經驗,較忽略嗅覺上的體會,若能同步重視不同感官的體驗,對於孩子的學習經驗絕對有加分的效果。可以像聊天一般提醒孩子去覺察不一樣的氣味,並告訴孩子氣味的特色,自然而然就能增加孩子的嗅覺敏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