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常用terrible two形容愛唱反調的2歲兒。但年紀小小、個子小小的 2歲孩子真的有那麼難纏嗎?當他一天到晚把「不要」放在嘴邊時,有沒有皆大歡喜的策略,既可以滿足他自我發展、但又不讓爸爸媽媽耗盡耐心呢?
文/信誼編輯群
迎接孩子的第一個反抗期
「反抗」是兒童發展過程中常見的行為,第一個明顯的反抗階段,就出現在 1歲3個月到 2歲半之間。而響噹噹的 terrible two印象,更是助長了 2歲孩童的叛逆形象,爸爸媽媽莫不戒慎恐懼地「迎接」它的到來。
其實,孩子在更小的時候,就會表達「不要」,比方緊抿著嘴代表「不吃」,當陌生人要抱抱時,直接背過身去。只是,當他學會說「不要」,而且發現這樣表達可以改變爸爸媽媽的行為時(譬如本來打算繼續餵飯,卻會在自己說「不要」之後停止),就更喜歡把「不要」放在嘴邊。藉著這樣的反抗,孩子感受到自己對他人也有操控力,由此意識到人我分界,繼而邁出朝向獨立的第一步。
仔細觀察,找出孩子的真正用意
這階段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精熟,講話的特性是用簡單的詞彙來表示整個情況,比方用「狗狗」代表「那邊有一隻狗」或者「我想跟狗狗玩」。同樣的,他的「不要」也有多種意涵,當湯匙舉到他唇邊他說不要,意思可能是「我飽了不要吃」,也可能是「不要吃這個食物」,或者是「不要用這根湯匙」、「我要自己吃,不要別人餵」等。
爸媽得多一點耐心去猜︰把腦中想得到的種種可能性一項一項嘗試,然後仔細觀察孩子的反應,譬如他盯著媽媽的手中的湯匙說「不要」,可能就是想嘗試自己用湯匙吃飯,這時給他一根適合的湯匙讓他練習抓握,可能他就會願意吃了。
測試爸媽對行為的接受底限
隨著孩子的肢體發展,他們探索的區域更廣、方法更加多元,惹得爸爸媽媽扯著嗓子高喊「不可以」的機率也提高。所以,孩子某些「唱反調」的行徑,其實是從大人意圖限制他的行動衍生而來。
最讓爸爸媽媽氣結的就是︰明明已經跟他說不可以,怎麼他還是繼續做?這是因為孩子除了想證明自己是獨立的個體,同時也在測試︰這個「不可以」到底有幾分真?如果「實驗」了一次、兩次、三次,爸爸媽媽都過來阻止,那孩子就知道真的「不可以」。倘若偶爾闖關成功,那下次要阻止他,可得費更大的勁了。
同樣的,當孩子說「不要」時,他的小實驗也正悄悄進行著:我說不要穿襪子,媽媽會不會聽我的?上次明明就可以,這次怎麼不行?於是孩子會想要試試其他辦法,像是多說幾次不要或是來場大哭大鬧。日復一日,孩子從這些小實驗歸納出許多原則,並探測出爸媽容忍的底限。
尊重孩子的意見,堅守自己的原則
要減少親子之間的拔河張力,爸爸媽媽就得先承認孩子也跟自己一樣,是個有思想的個體,如果他有些想法跟我們不一樣,大家可以討論、溝通,雖然他口語表達能力有限,但多猜個幾次,還是能夠明白他要什麼。
基本上,如果不是立即危害安全的事情,應該要讓孩子做主,比方穿什麼衣服、吃多少飯。假使孩子還想玩,但時間上沒辦法配合,也不要拿出家長的權威迫使他屈服,爸媽可以跟他商量︰「下次早點出門,就可以玩久一點了。」或者「今天已經在這裡玩很久了,換你陪媽媽去別的地方。」萬一孩子哭鬧,建議爸媽嘗試轉移他的注意力,邊將他抱離、邊跟他聊天,引導他去注意周遭好玩的事物。
至於影響到人身安全的行動,像是玩瓦斯爐、大馬路上硬是不牽手,爸媽就需要堅持立場。只要孩子一做,大人立刻嚴格制止,不同的照顧者也必須採取同樣的立場,孩子就知道沒得商量,要照規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