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耐心有階段性
更新 : 2024-02-02
1歲半孩子,一看到遊樂場可能直衝到搖搖馬旁邊,試了幾次爬不上去,就開始哇哇大哭;同樣的孩子到了2歲半,玩串珠遊戲時,花好大工夫繞來繞去,卻能忍耐著不放棄。孩子的耐心是如何進步的呢?
文/信誼編輯群
年紀愈小愈沒耐性等待
研究顯示,耐心牽涉到神經系統的成熟度及過去經驗的記憶,與年齡大小有絕對的關係。
1歲寶寶以自我為中心,看到就想要,一不如意就大哭、尖叫、耍賴,即使有耐心,也非常短暫;到了2歲,寶寶雖能透過語言來表達需求,但理解與表達能力不佳。即使他好像聽懂了「水很燙,要等一下再喝」,或乖巧的答應「只買一個玩具」,但實際上,他還是會忍不住誘惑!總得被燙過一次,或在玩具店前哭得聲嘶力竭,才能瞭解──有些需求,真的不能立即得到。
做有興趣的事能提高耐性
從2歲跨越到3歲這個階段,是檢視寶寶耐性的好時機。通常寶寶對於符合他的能力、有興趣的事,就會表現出耐性,例如:玩串珠遊戲時,雖然要一顆顆搬移到其他位置,但孩子如果喜歡這個遊戲,就會認真地去撥動珠子,遇到不太順手的地方,可能還會站起來、換個位置來嘗試。
培養寶寶耐性的分齡教養策略
●1歲:嘗試告訴寶寶「請你等一等」,並具體說明為什麼要等待。如果他哭鬧,爸媽多給他一點時間去接受現實;如果哭得太嚴重則應先安撫或帶離現場。
●2歲:平常可利用計時器的鈴響,讓寶寶體會1、2分鐘的時間長短;也可多玩拼圖這類需要耐心完成的活動。若寶寶出現不耐,則適時提供新的小物品讓他轉移注意,緩和一下。
●3歲:讓寶寶從1分鐘、3分鐘、5分鐘開始等待,等待時請他自己找事情做;若是需要較長時間的等待,則可以利用日曆,讓他學著一天撕一張來等待。平時也可透過片數較多的拼圖,讓他學習一步步完成。
如果寶寶連進行有趣的遊戲都表現出坐不住、不想繼續玩,很可能是以往一有困難就立刻代勞解決,孩子沒機會學習等待或慢慢嘗試。這時,爸媽就必須改善教養的方式了。寶寶大多到3歲半左右,才能比較有耐心的聽完、聽懂別人的話,所以爸媽也要試著耐心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