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生活步調緊湊,過於重視學習或工作的人可能因忽略了身體的警訊——內感覺,而發生過勞猝死。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向來有內感覺失調的困擾,已被納為關注議題之一。關心孩子的你,請來認識內感覺的重要性,以及有哪些活動可以提升內感覺!
文/節錄自
《感覺統合:翻轉未來》
這樣的孩子,可能是欠缺內感覺敏感度
芽芽上幼兒園中班,講話時還會流口水,專注玩遊戲時會尿溼褲子,吃飯總弄得到處都是飯菜。媽媽與老師深入討論,方知芽芽對身體信息的敏感度比同齡幼兒低。膀胱脹滿仍毫無知覺,無法即時去廁所;口水流下來了也不知道擦掉。媽媽心想,芽芽4歲了仍然愛哭,可能是就因為渴了、餓了、累了,都只會籠統地哭鬧,若能明確知道自己的需要是什麼,主動說出,定能即時獲得照顧吧……。
內感覺維持身體恆定,偵測內在狀況
所謂「內感覺(interoception)」,係指心、肺、胃、腸、腎、泌尿、皮膚、骨骼、免疫、內分泌等系統,透過不同的神經通路,上傳到島腦(insular lobe)、身體感覺皮質區及前扣帶皮質,腦部細緻入微地加以統合,以了解身體的狀態,如口渴、饑餓、尿意、便意、胸悶、睏乏、疼痛、心律不整、發冷/發熱等,形成自我意識,即時執行飲水、進食、解尿、排便、休憩、穿脫衣物等,必要時就醫治療,維持身體「恆定」狀態,以維護健康。
生理狀況正常時,內感覺默默地運作,無須個體費心。唯有在身心發生狀況,需要處理時,內感覺才會引發個體去覺察,把初期微恙的信號放大,區辨造成不舒服的原因,揣測造成的原因,形成自我意識,採取行動改善或就診治療。內感覺調節良好時,個體能正常地偵測前庭平衡覺、本體運動覺、動作控制……等感覺統合過程。
從小在生活中培養內感覺
寶寶出生後因內感覺尚待發展,照顧上要做到按時餵養、檢查尿布、保溫身體……,方能健康成長。對特殊兒童來說,或因神經髓鞘化較慢,或因白質軟化症等不同原因,內感覺的發展需要更長的時間與適切的引導。
●飲食部分
正餐提供多元營養的食物,量則須考慮年齡與體重,不宜強迫;若孩子飽足的內感覺尚未建立時,不應任其吃得過多,讓胃逐漸擴大,形成身體負擔。
●衣著部分
嬰兒出生2個月內,下丘腦尚未成熟,又因皮膚薄,缺乏皮下脂肪,都使得身體很難維持基礎體溫,需要父母協助調節,不宜過熱或過冷。經常摸摸寶寶的手、腳、鼻尖是否冰冷?看看額頭、脖子是否出汗?長大後教導穿衣、脫衣,以維持基礎體溫。
●情緒部分
新生兒各種感覺神經系統尚待發展,身心處於渾沌狀態,所以會經常哭。特殊兒的哭鬧更嚴重,需要父母以溫柔的聲音、撫揉的觸感、輕緩的搖晃,來安定其神經系統,讓情緒得到安撫。當孩子會說話了,就要鼓勵他說出自己的不舒服。如果太不舒服,控制不住情緒,則教導孩子做緩慢深呼吸,能降低不舒服的感覺。
●睡眠部分
睡眠對恢復體力、增強智慧、保障健康有重要影響。寶寶出生後,即應展開睡眠規律訓練,依寶寶成長過程所需睡眠時數,來安排上床時間與起床時間。假以時日,就能讓孩子腦部形成生理(生物)時鐘。
●排便部分
可在飯後給孩子排便訓練。因為吃飽後產生胃—結腸反射,會感到有便意。從小建立定時、定點、適當的解便姿勢,可避免孩子便祕或在不當解便的問題。
簡易活動,提升內感覺
●按摩
懷孕期母親撫摸肚皮,除了安定自己的情緒,也間接在撫觸胎兒。寶寶出生後依年齡使用不同的按摩手法,以加強不同部位的內感覺。
●水療
在為不同年齡孩子設計的水池中,寶寶套上游泳頸圈、大一點的幼兒腋下套上游泳圈,漂浮在溫水中。漂浮時能移除外在刺激,孩子更容易聚焦在身體的內感覺。
●腹式呼吸
父母示範躺下,雙膝呈直角、雙腳掌踏地,雙手放腹部,緩緩做腹式吸氣3秒、再慢慢吐氣6秒,並引導孩子學習。之後,換成坐姿、站姿,也能做腹式呼吸,激發副交感神經活躍,達到身心放鬆,進而領悟體內的信息,並提升免疫力。
●正念
引導孩子專注於當下,客觀如實地體驗自己的身心狀態,然後進一步覺察外在的世界。迎接內心和腦海的每個念頭,也就是強調覺察和正視當下。
●戶外休閒與運動
每天安排孩子至少1小時到戶外休閒運動,促進血清素分泌,讓心情更好,強化血液循環、提高體溫、提升免疫力,將自己與內感覺合拍,更了解身體的狀態。
書籍簡介
感覺統合:翻轉未來
及早發現問題,給孩子及早療育的機會
如何從小在生活中培養「內感覺」?語言發展障礙如何分階段引導?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如何輔導?你知道扁平足和高足弓也會影響健康嗎?
孩子有O形、X形或XO形腿,怎麼改善?
本書作者專研感覺統合理論與實務,累積30多年的經驗及最新研究証據,深入淺出,提出常見的發展障礙及輔助對策、簡易活動方法,鼓勵父母、保母、幼教老師學會觀察及察覺問題,提供孩子適切的感覺統合刺激,及早獲得改善。
作者簡介
高麗芷
華人世界推廣感覺統合第一人,臺灣大學復健醫學系學士,
美國德州女子大學職能治療研究所碩士。第13屆十大傑出女青年。著作《感覺統合套書》(信誼出版)榮獲第31屆「金鼎獎最佳社會科學類圖書獎」。並獲2019年職能治療師公會全聯會奉獻獎。
經歷:
台北市立療養院 前復健科主任
台北醫學大學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 精神科顧問
台灣大學職能治療系 資深教師
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學會 第二、三屆理事長
台灣精神復健發展協會 第二、三、五屆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