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開始,寶寶就已經能夠分辨「說話」和「非說話」的聲音。爸媽可別小看正在牙牙學語的寶寶喔!無論你是和他說話,或只是為了逗他而隨意發出搞笑的聲音,寶寶真的都知道。
寶寶是怎麼解讀語音的?
語言學家通常把語言的內涵分成語音、語意、語法和語用等四個面向來探討,但嬰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同時並進,只不過各面向進展速度不一。寶寶學說話最先面臨的課題是對外界複雜的語音刺激進行知覺判斷,也就是語音的解碼。
師大特殊教育學系劉惠美教授指出,各國的研究發現,嬰兒與生具有區辨人類語音中大多數語音的能力,而且初生∼6個月大左右,都還保有這種語言普遍性的知覺能力;他們不僅能區辨母語中的語音,也能區辨非母語的語音差異。有趣的是,6個月大的寶寶已經對自己的母語語音有特殊偏好,並會隨著年紀建構屬於自己母語的特定知覺空間,把與生俱來的語音知覺系統,逐漸調整為有利母語學習的語音結構。
照顧者的說話方式影響母語學習
1歲前寶寶的語音區辨敏銳度,與媽媽所提供的語音品質有密切關聯。成人的說話方式和語音品質,對於正在建立母語知覺系統的嬰兒來說,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如果具有較豐富且清晰地語音特性,將能幫助寶寶更容易學習母語。
世界各國的嬰兒都偏好「媽媽語」,它不但能讓寶寶更專注聆聽、引發愉悅的情緒,還能傳達較明確的溝通意圖給寶寶(如:安撫或禁止做某件事)。
不過,除了語音特性很重要,師大特殊教育學系劉惠美教授近期發表的另一項研究中發現,6∼12個月大的寶寶,如果媽媽使用了較為多樣性、複雜性的語詞,而不是只用單字詞對寶寶說話或陪他閱讀,到了5歲大時,孩子語彙能力將表現得比較好。
所以,當你跟寶寶說到「蘋果」這個詞的時候,不妨延伸為「好大的蘋果、紅色的蘋果⋯⋯」,而不只是重複命名式地敘說「蘋果」兩個字。
豐富的語言環境能增加模仿機會
一般而言,寶寶在1歲左右說出第一個字,2歲開始能瞭解並說出簡單的句子。爸媽可別以為孩子在1歲前的語言能力只處於什麼都不懂的等級,美國紐約大學一項研究顯示,早在9個月大時,寶寶就已知道,當成人發出聲音時究竟是在說話,或只是隨意發出聲響而已(如:清喉嚨和吹口哨)。
因此,爸媽跟寶寶說話並非只是對牛彈琴,即使寶寶還無法完全瞭解語意,但豐富的語言環境能增加他們模仿的機會,提升「口說」和「理解」的能力。
聽到的語音愈多樣化,區辨更強
有些爸媽擔心保母或長輩的口語不是很標準,會干擾孩子的的語音學習。劉惠美老師指出,孩子的學習環境不是單一的語言訊息輸入,只要爸媽不是假日父母,平常跟孩子也有許多互動,身邊其他人的口語反而提供了多樣化的區辨機會。此外,母語的學習如果聽的愈多,有豐富的量,聽的質也會提升。語音知覺和詞彙量的進展是相輔相成的。
社會互動是語言學習的必要元素
不過,語言學習還有一個因素很重要,就是社會互動。有些爸媽因為太忙碌,想讓孩子透過看幼兒節目或DVD來促進語言發展。先不論看電視對孩子注意力或視力造成的負面影響,單單以看電視時只能被動地接收資訊,無法主導話題或進行輪替,就已經是不良的單向溝通模式,因為它缺乏日常對話中輪流的特質(先聽別人說,等別人說完再換我說),也較難透過表情、聲調等線索判斷他人的意圖,對孩子的語言發展助益有限,最好的方式還是要真人互動。
媽媽語的特色
面對小寶寶,許多大人都會不自覺地發出一種特別的語言,包括:獨特的韻律、較高的音調、誇張的抑揚頓挫及較慢的說話速度,與成人間的對話方式完全不同,爸媽或阿公阿媽在照顧寶寶時,很容易出現這種說話方式,稱為「媽媽語」。
這個說話方式會明顯地把聲音拉長,且把字詞說得更清楚,發出的語音不但擴大原本語音之間的距離,爸媽也會加強自己文化中重要的語音線索,像台灣媽媽就會特別加強四個聲調的頻率差異,如「媽、麻、馬、罵」,這麼一來,寶寶就能清楚分辨聲調的差異,對於新詞彙的學習也會有幫助,例如區分「眼睛」和「眼鏡」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