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醫生,寶貝準備好了嗎?

帶小小孩看醫生,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無論是例行性的檢查和預防注射,或是因為孩子生病而就診,如果在就醫現場,孩子總是嚎啕大哭,實在很考驗媽媽的心臟強度。

為什麼孩子會怕看醫生呢?這是因為對小小孩來說,他無法理解:為什麼會出現在一個陌生的環境?為什麼要接受醫生的檢查?...心中的疑惑,伴隨著對陌生人事物的不適應,比方說,生病本來就已經很不舒服了,到了醫院又要讓陌生人(如醫生、護理師)量體溫、量身高體重、診察、治療、打針。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自然會讓孩子產生極度的不安與恐懼感。

再加上孩子可能會和過去的痛苦經驗聯結,比方說,每次都到醫院「打預防針,很痛!」或是從醫院或診所回家,都要被逼著吃苦苦的樂,因此一看到醫生,就讓他聯結到不好的經驗而感到害怕。甚至,還有一些小小孩,本來到醫院或診所,也不覺得怎麼樣;但是一看到其他的孩子哭,也感染了害怕的情緒,立刻也開始哭了起來。

平時就可以做的準備
既然,不管是預防注射或是因感冒就醫,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無法避免的考驗。我們該如何替孩子做好準備,減輕孩子看醫生時的恐懼感呢?建議爸媽可以從幾方面著手:

◼ 透過故事角色,理解發生的事與背後的用意
與孩子聊聊看醫生的相關情境或是圖畫書,增進孩子的認知,也藉著對故事角色的認同,紓解孩子不安的情緒,可以和孩子聊聊就醫時,可能會發生的事與背後的用意,像是「我們要在候診室裡坐著等一會兒」、「醫生會用冰冰的聽診器,聽你的肚子」、「護士阿姨會用耳溫槍,替你量體溫」……

◼ 透過扮演玩具和遊戲,模擬就醫的情境
比方說為孩子準備玩具時,可以準備一些扮演醫生的玩具,例如︰聽診器、體溫表等,和孩子玩扮家家酒,讓孩子扮演醫生、護士或是假裝生病,對他們是很重要的;在這種扮演遊戲中,孩子對於自己無法控制的情況,會獲得一些概念與了解,以後不管是去打預防針或是看醫生時,他會比較容易接受。

◼ 不只要「扮醫生」也要輪流扮演病人
讓孩子分別體會當醫生與當病人的不同。同時,給孩子一個學習的機會,了解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關係,學習關懷和幫助別人;同情別人的痛苦,並藉以紓解自己的情緒。

◼ 別再用「看醫生」「打針」來恐嚇孩子
另外,平時在教養孩子時,應該避免用「不乖就帶你去看醫生、去打針」來恐嚇孩子,讓孩子誤解治療的意義,以為看醫生是一種不乖的懲罰。當孩子需要就醫時,才不致於心生抗拒,不願意配合。

去看病了!如何有效減輕「看到醫生」的恐懼?
除了在平日讓孩子了解治療的意義,帶孩子去就醫時,一定要先幫他做好心理準備,耐心地為孩子說明實情,看醫生是為了幫助他恢復健康,醫生可能會做哪些檢查,就醫時可能會有一點不舒服,也讓他知道你會一直陪伴著他。

在帶孩子出發看醫生前,爸媽不妨事先打聽或透過親友推介,替孩子尋找有愛心與耐性的小兒科專科醫生,讓熟知孩子疾病與處置用藥方式的醫師,成為孩子固定的家庭醫生,不但能幫助減輕孩子就醫時的恐懼,熟悉孩子生長過程與過往病歷的醫生,更能成為孩子健康的守護者。

由於小小孩往往不耐久候,建議爸媽可透過電話掛號,在約定的時間前往,減少孩子在候診室等候的時間;等候就診時,爸媽也可善用醫院或診所的特有的設施及佈置,介紹掛號燈的功用、數一數候診室椅子的數量、看看可愛卡通的海報……等等,都能讓孩子熟悉環境,同時舒緩緊張的情緒。

在醫生看診時,爸媽可以先親切的與他交談,讓醫生了解孩子的病狀和心情,也讓孩子感受你對醫生的信任。當孩子顯得害怕時,及時以肢體擁抱他,以溫柔的眼神和話語安慰他,盡量讓他安靜下來;當孩子表現不錯時,以言語讚美或實質獎勵,都能緩和就醫的不適感受。另外,為了穩定情緒,讓孩子攜帶心愛的玩偶就醫,也能發揮陪伴和安撫的功效喔!

若需要打針時,爸媽要幫忙抓好孩子的手腳。一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告訴他「不要動,只要痛一下就好」;不要禁止孩子哭,千萬不要騙他說「不會痛」或「不是打針」。打完針後,記得再把孩子抱起來撫慰一番,讚美他的勇敢:「很厲害呢!只哭一點點而己。」

總之,想讓家中的小寶貝不怕看醫生,爸爸媽媽只要在平日和就醫時,不斷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讓孩子能夠了解「為什麼要看醫生、醫生會做些什麼事、對身體有什麼幫助?」慢慢地,孩子自然能夠將醫生視為可以信賴的大人,願意配合醫生的治療,捍衛自己的身體健康喔!

讓寶貝順利吃藥的5個TIPS
孩子生病時,餵藥的工作,常讓爸媽傷透腦筋。不吃藥的話,怕會拖延治療時程;強迫灌藥(甚至捏住孩子的鼻子,強迫吞藥),孩子常因掙扎而嗆到,反而更加討厭吃藥。該如何讓孩子順利吃藥呢?以下提供爸爸媽媽5個好方法。

◼ 盡量改善藥味
在醫生配藥的時候,可以請醫生配糖漿,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需要吃藥粉時,爸媽可以設法改善藥味,比方把藥粉放在湯匙裏,加入糖水沖淡苦味(加入的水不要超過15㏄)。等孩子學會吞藥後,可將藥粉包在膠囊裡,包住藥味。

◼ 餐前餵藥
餵藥前不要讓孩子吃得太飽,否則容易造成嘔吐,使孩子害怕。餵藥的時間,最好是在餐前半小時至一小時,餵藥前不要餵奶或水。飯後藥則可以在餐後半小時餵服。

◼ 善用餵藥小工具
可多準備不同的餵藥器具,包括奶嘴頭、滴管、餵藥器、湯匙、餵杯……,每次改變餵藥的工具,減輕孩子的畏懼感。

◼ 正確的餵藥法
餵藥時,爸媽說話的語氣,最好像在餵普通的食品一樣。餵藥時,把孩子輕輕地抱在懷裡,讓孩子的上身稍向後斜。但頭不可後仰,以免灌入氣管。千萬不要緊抓著孩子,抓得越緊,只會使孩子因害怕而掙扎。

◼ 說明吃藥的原因
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說明為什麼要吃藥。比方:「你生病了,身體裡有壞細菌,把藥藥吃下去,它會幫你打敗壞細菌喔!」等孩子更大一些,還可以和他玩扮演遊戲,打電話給身體裡的白血球:「喂!現在情況如何?喔!藥藥把壞細菌揍扁扁了!」讓孩子了解吃藥對身體的幫助,自然能勇敢克服藥味,把藥吃下去囉!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