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不能只是口頭說說──有效塑造孩子的好行為

想要塑造孩子的好行為,不能只用口語的方式來提醒,需要理解孩子內在的想法感受,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採取具體的引導方法,才能達成有效的管教。



文/陳曦心理師(關渡醫院身心科臨床心理師)

在現代社會中的家庭生活繁忙,父母往往無法全程關注孩子,特別是當孩子步入小學後,親子相處的時間也隨著減少。儘管如此,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仍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透過有效的引導,他們可以幫助孩子提升自信心、安全感,也有助於孩子在社會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口語提醒催促,易生誤解衝突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大人們通常會透過口語提醒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像是告知他們應該如何行事,或是指導、提醒和糾正他們的行為。許多時候,大人可能認為只要說了,孩子就應該能理解了,照指示去做。但事實上,常常會發現孩子雖然理解並知道應該怎麼做,卻無法有效執行,或者執行的品質不如預期。

當看到這樣的結果,我們心中可能會不由自主的浮現煩躁、困惑甚至是失望等情緒。在這樣的情緒下,也可能會帶著不耐煩的口氣,提高音量大聲提醒:「快一點」、「之前不是講過了?」、「到底在幹嘛?」甚至手插腰,或是雙手抱胸的盯著孩子。

然而,對於一些內向、謹慎敏感,或正處於發展控制力階段的孩子來說,這種口頭指導可能不僅無效,還可能引起強烈的焦慮和挫折感。大人們往往只看到「行為表象」或是「執行結果」,而忽略了孩子正在努力、但尚未成功的內心狀態。更不用說當孩子出現挫折情緒,大人看到孩子因為挫折情緒而產生的表情,容易解讀為:「沒做完還敢擺臭臉,這是甚麼態度?」這些情況也常常導致親子衝突的發生。

這時候,鷹架理論可以提供一個有益的觀點。研究者指出,兒童的大腦在發展過程中具有神經可塑性,不斷連結與固化。因此,父母可以將自己的引導,看作是為孩子搭建一座鷹架,幫助他們建立起理解力、控制能力和專注力等技能。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倚賴口頭指導,更需要在了解可能的原因後,給予適時、適切的協助,以促進孩子的發展。

因此,最好不要被孩子的行為表象所誤導,而是要多思考如何提供所需的支持和鷹架,以協助孩子克服困難,並建立自信和能力。

具體行動引導,代替口語指示
●手把手示範:透過實際動手示範來教導孩子,讓他們從觀察中學習。例如,父母想要孩子學習整理及打掃自己的房間,可以先展示如何正確的清理桌子、收拾物品,和孩子討論彼此所喜歡的收納方式等。這樣一來,孩子可以透過觀察,從中學習適切的做法,也了解家長的具體期待。

●手指指導:可以使用手指輔助指導,指引孩子可以進一步注意細節或步驟順序。例如,在教孩子如何寫字時,當觀察到孩子有些分心、沒有注意某些筆畫細節時,父母可以即時用手指指向該注意的地方作為提醒,讓孩子更容易恢復注意力,並接續投入於該完成的任務中。

●視覺提示:可以利用視覺提示輔助學習,這方法對於抽象思考能力較弱,或是注意力不好的孩子尤其有效。例如,在教導孩子數學題目時,可以將運算步驟拆解,並以具體圖像描繪呈現給孩子看;在學習知識、生活常識的時候,同樣可以利用影片、圖片等方式,讓孩子更直觀地理解。

用「我訊息」表達,促進孩子合作
與孩子合作、塑造行為的過程中,關鍵是理解孩子內在的想法和感受。就如前文所提到的,當大人只看到孩子行為的表面現象,並根據結果做出反應時,往往會忽略孩子內心的感受。這樣的反應可能會讓孩子感到不被理解,進而阻礙了合作的可能性。因此,我們需要學會不急於對孩子的話語做出反應,而是多猜測他們真正的需求。

作為大人,我們有責任透過精確的表達方式來提醒,而不是指責孩子。舉例來說,當父母看到孩子沒有複習功課時,直覺反應可能是「你玩太久了!什麼時候才要複習功課?」這樣的質問方式,只會造成孩子的焦慮與困惑,無法達到溝通的目的。父母可以使用「我訊息」來表達:「下星期就是期中考了,我覺得替你緊張及擔心,因為我不知道你準備了多少。」

所謂「我訊息」的意思,就是先描述客觀事實,然後表達自己的感受,最後說明造成這種感受的原因。這樣的溝通方式是建立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更能夠幫助孩子清楚理解,並感受到父母的關心,促進更深層次的溝通和合作。

懂得孩子需求,給予適當指導
透過有效的引導和溝通方式,父母可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不僅僅是告訴孩子該做什麼,而是在理解他們的需求和背後的原因後,給予適時的支持和指導。就像教練一樣,我們引導孩子學習調整行為,同時與他們一起享受彼此的成長進步,讓親子之間的連結更加緊密。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