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空氣品質ok嗎?4重點減少家中空汙

空氣汙染是全球性的問題,別以為只有戶外才有空汙問題,家中的空氣品質好壞對孩子和家人的健康影響不容小覷。專業醫師教你簡易評估方式和維護家中空氣品質的重要守則。

文/周怡宏 資深兒科醫師

室內空氣汙染比你想像的嚴重多了
現代生活中,兒童待在家裡的時間越來越長。室內不流通的空氣造成的空汙常被忽略。根據美國環境保護局估計,室內空氣的汙染可能是室外的2-5倍,由於年紀越小的孩子80%以上的時間在室內活動,加上幼兒的呼吸與免疫系統尚未發展成熟,因此比成人更容易受到室內空汙危害。

如果孩子長期暴露在空氣汙染的環境下,不但可能引發或加重過敏症狀而影響鼻腔、氣管與肺部健康,長期性的空汙還會影響智能發展。已知的重要室內汙染包括懸浮微粒、黴菌與孢子、一氧化碳、抽菸、石棉、揮發性有機物質,以及昆蟲與老鼠等排泄物。根據統計,在一般家庭中所含的揮發性有機物質的濃度甚至超過戶外的7倍以上。特別要提醒父母的是,空汙是持續而長期性,並且是從出生之前就開始對人體形成傷害,因此,兒童是首當其衝,受害最長久也最嚴重的群體,更應防範。

3個方法,判斷室內空氣品質好壞
空氣品質可從主觀感受覺察,或是透過一些檢測來評估。有3個方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

1.是否出現臨床症狀:身體會很誠實提供警訊
 A.眼睛覺得乾燥、發癢、刺痛、發紅、流淚。
 B.鼻咽呈現乾燥、發癢、鼻腔腫脹、打噴嚏、鼻涕倒流、流鼻血、喉嚨痛。
 C.肺部感到胸悶、溺水感覺、喘鳴、乾咳、氣管炎。
 D.皮膚出現發紅、乾燥、發癢。
 E.全身症狀如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疲憊嗜睡、躁動不安、暈眩、噁心嘔吐。
 F.長期性影響包括各種呼吸道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氣喘、肺炎、肺纖維化以及白血病與肺癌等。

2.是否出現令人不適的味道:氣味取決於空汙物質的存在量是否超過嗅覺閾值
 氣味與室內空氣中化合物的輕微刺激作用相結合,感受等級可以從「新鮮」和「乾淨」到「陳舊」和「污染」。對氣味的感知可能來自許多不同化合物的氣味,溫度和濕度也可能影響。可由「強度、質量、耐受性和閾值」四個特徵評估。

3.參考室內空氣品質檢測結果:透過正式的檢測評估
最基本的檢測項目包括:室內的濕度及溫度(前者為45-55%,後者為攝氏24±20),還有二氧化碳、甲酸、可吸入懸浮粒子、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

維護良好室內空氣品質必做4守則
室內的不良空氣品質並不容易隨時被辨認或察覺,加上每個家庭環境和生活條件都不同,因此遵循正確的建議指引就變得十分重要,以下基本守則供爸媽參考:

1. 清潔與通風:應該規則性的清潔室內環境以及通風以減少灰塵。
通風在烹調過程與之後、清潔時、以及會產生水分溼氣或汙染的各種活動時,都是非常重要程序,應隨時去除水氣的累積以便減少潮濕以及黴菌生長。藉由抽風機或暫時打開窗戶都是通風的好方法,可以減少在洗澡後的水氣,或者在室內晾乾衣物的濕度增加。如果是租屋時遇到持續潮濕情形或者已經長黴,就應通知屋主或者物業管理機構進行處理。另外,有許多窗戶有小型嵌入式通氣口,應該確保是打開的狀態。如果室內有機械式通氣系統,也需要注意進行規律的正常使用並維護。最後,建議自己與家人朋友,都不要在家中抽菸。

2. 注意烹調方法:善用烹調方法及排油煙工具。
切記在烹調時,廚房要有良好通風,且關閉廚房以外的其他房門,以減少油煙空汙進入其他房間。烹調盡量採低油煙,避免烤焦食物。並使用抽油煙機降低煙害,並把炊煮完畢的熱鍋盤放冷卻。使用排油煙裝置,盡量使用後方爐具以得到最佳排油煙效果,達最高抽油煙效率,在烹調之後至少繼續開啟10分鐘以上。如果要更換炊煮用具,可選用電爐而非瓦斯爐,以減少二氧化碳。有些新型爐具有自動清潔功能,記得在使用時要離開廚房。 

3.家庭裝潢與消費用品:減少使用揮發性物質並加強環境通風。
現代室內裝潢使用的板材與黏合劑常常含有甲醛、苯等揮發性空汙物質,有害健康。應選擇有明確標示成分與使用方法的良好裝潢品牌。在油漆、裝潢後或購入新家具時加強通風,嚴格遵守製造商的使用建議,例如在通風良好的房間使用。減少家中清潔美容用品的種類,以免其揮發物質在空氣中混合。在使用清潔或美容用品、空氣清新劑、蠟燭或香水時,一定要加強通風。

4.減少家中過敏原:家有過敏兒,應減少塵、黴菌到寵物等過敏原的暴露。
為了有效減少過敏症狀以及惡化,應減少家中的灰塵與潮濕水氣;減少會收集灰塵的用品,如布偶玩具;以地板取代地毯;每兩週以熱水清洗床單及被套,或改用防塵被套;當孩子確定有過敏體質時避免接觸毛茸茸的寵物。也可以選擇使用空氣清淨機改善室內空氣品質,能夠濾除很多空氣中的過敏原與汙染物質,可讓兒童的過敏症狀減輕,也能降低呼吸道受到過敏原以及空汙物質的不當刺激。此外,家中佈置宜簡單,不要堆放過多雜物,也應避免在家中抽菸、燒蚊香、噴殺蟲劑,以便減少室內的空汙產生。

參考資料:世界衛生組織、英國皇家兒科醫師及兒童健康學會、美國兒科醫學會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