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EP.12怕養出媽寶?適度教養讓愛與期待「不失衡」-Feat.林惠雅教授

在上一集的節目中,我們談到「適度教養」的七個面向,愛與保護、規則、期待、行為控制、讚美、處罰以及心理控制等,每一個層面都包含父母對孩子的關愛,但是,什麼樣的愛叫做剛剛好?我們是否「以愛為名」限制孩子發展而不自知?適度教養真的可以應付每一個家庭的「育兒難題」嗎?幼兒或青少年的「情緒管理」,都能從適度教養中找到解方?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真的不切實際嗎?

本集「升級父母力」再度邀請林惠雅教授,來和父母們更深入探討「適度」的真諦。透過實例了解愛與保護的「失衡」,並提出做法,讓父母因應自己的家庭觀與孩子的年齡,適時調整教養策略;同時也為育兒過程中的「情緒溝通」與「高度期待」提出反思。

節目名稱:適度教養(二) 怕養出媽寶?適度教養讓愛與期待「不失衡」
主 持 人:作家劉淑慧
專家來賓: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兼任教授/林惠雅教授




本集節目重點
●直升機父母 vs. 割草機父母:練習制定合理的規則,降低高關愛、高保護、高控制。
●孩子的分齡發展 vs. 父母的價值觀:因應個體與家庭差異,適度調整教養策略。
●注意情緒 vs. 同理情緒:看見不等於同理,要將心比心,當隊友非對手。
●沒有期待 vs. 過度期待:唯有多觀察、多陪伴、多嘗試,才能找出孩子的天賦所在。
●有前途 vs. 沒有前途:嘗試拋開成功的框架,回歸教養初心。

收聽平台
APPLE  KKBox  Spotify  SoundOn   

《適度教養:多元與雙贏的教養對策》作者林惠雅教授,在本集節目與父母談適度教養「以人為本的智慧」。藉由不同的實例,父母將更加理解孩子是一個成長多變的個體,他們透過犯錯、嘗試、約束,學習校正行為、找出興趣並管理自己,而父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陪伴者、是觀察家,更是孩子的隊友,能適時條調整教養方針,以符合孩子的能力需求,也要將心比心,同理他們的困境。

林惠雅教授貼心提醒:
●愛的教育是關心孩子、同理孩子、接納孩子,但是有合理的規則。
●孩子能做到的、能負擔的,就讓他做、讓他負擔,那他就會有承擔事情的能力。
●站在孩子那一邊,共同去想辦法解決你們的問題,做隊友,不要做對手。
●照孩子的抉擇,是他要負責,照你的抉擇,是你要負責。

小編提醒:聽完這集,如果您還沒聽過適度教養的第一集或第三集Podcast,建議您點選--
EP.11我的教養方式適合孩子嗎?
EP.13不能罵也不能打,孩子講不聽該怎麼教?

👉歡迎聽友留言/許願/意見調查
👉信誼好好育兒Podcast官網


來賓介紹:文化大學兼任教授/林惠雅老師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博士。曾任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教授、東吳大學心理學系教授,現已退休。目前擔任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兼任教授。專長為父母教養、親子關係、兒童與青少年發展,經營「惠雅老師的教養小叮嚀」社團,充滿好奇心嘗試很多新的學習體驗。

好書推薦

適度教養:多元與雙贏的教養對策
作者/林惠雅
適讀年齡/成人
出版社/信誼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