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姊姊的蛋糕比較大?為什麼哥哥都不會挨罵?面對孩子們對於公平、偏心的抱怨,爸媽應該如何回應?跟著心理師一起認識不同年齡層孩子的認知發展,並用實際的方法,預防手足之間產生心結!
文/李依親(臨床心理師、IEQ心理師團隊發起人)
為什麼姊姊那片蛋糕比較大?
哥哥功課比較好,你比較愛他!
為什麼都怪我,都不罵妹妹!
手足日常裡,孩子對公平、偏心、對錯、優先順序的抱怨隨處可見。另外有些孩子,不見得把話說出口,但會有不服氣的表情,或是趁著爸媽不注意,偷捏弟妹、故意挖陷阱給兄姊,做些欺負對方的舉動。
不公平的抱怨:事實還是情緒?
究竟,孩子會抱怨,是因為他真心覺得蛋糕小了1-2公分很嚴重,還是他在訴說內心累積的委屈呢?換句話說,孩子在乎的是事實,還是情緒?隨著兒童的發展,不同年齡對於不公平及偏心的抱怨,其意義可能是不同的。
6歲以下的孩子,很難用全面的視角看待事情,往往只注意到單一的線索就做出判斷。心理學家皮亞傑曾做過一個實驗:即使是同樣多的水,倒入不同高矮胖瘦的杯子裡,學齡前幼兒仍會以為比較高或比較寬的那一杯水比較多。
因此,6歲以下的幼兒抱怨不公平時,多半是來自當下的直覺,比如說:自己想吃的蛋糕「看起來」比姊姊的小,便會順口說出「為什麼姊姊的比較大」這樣的話,他們在乎的可能只是眼前的事實。
而6歲以上的孩子就不同了,他們開始能更完整的觀察整件事,對於事件的來龍去脈有更廣泛的理解,也更能體察他人行動背後的意圖。因此,如果6歲以上的兒童經常表達爸媽不公平或偏心,就表示他們可能確實累積一些委屈了。
問問自己,孩子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經常聽到手足抱怨的爸媽,多半是可以溯源出原因的。可能的原因包括:
●某個孩子有特殊需求,更需要照顧與花時間;
●某個孩子較被家族重視或關愛;
●某個孩子比較聽話,較不需管教或提醒,比較少跟爸媽發生衝突;
●某個孩子有爸媽不喜歡的缺點,經常因此受到責備等
爸媽會發現,孩子的抱怨或許不見得是因為當下那件事,而是因為事情帶出的類似情緒感受。因此,手足衝突或失衡的時刻,重要的不是釐清「事情」,而是處理情緒。
讀懂孩子沒說出口的情緒
孩子的情緒能力還在持續發展與學習,因此,往往不會去覺察自己的情緒,而會把重點放在蛋糕大小、誰先誰後、誰有誰沒有等事情上面,這是正常的表現。
這時候,爸媽不用去跟孩子說明事實或解釋理由,而是可以幫助孩子說出內心的感受:「好期待吃更多蛋糕喔!」「好想繼續看電視,可是要去倒垃圾,中斷了好捨不得…」
當爸媽持之以恆這樣做,就可以把孩子「社會比較」的視野框架,轉換為對自己的「社會情緒學習」。也就是說,手足抱怨這樣的衝突危機,反而是孩子認識自己情緒的好時機。
恰到好處的回應與同理心
這裡特別提醒的是,雖然情緒才是重點,但還是要根據當下事件來描述感受,不要把爸媽自己解讀過的想法帶進孩子頭腦裡。
舉例來說,家中備受疼愛的哥哥,經常獲得公婆贈送的禮物,但妹妹卻沒有,媽媽看在心裡,覺得妹妹很委屈可憐,一直為妹妹感到心疼。有一次,妹妹弄壞哥哥的東西,爸爸責怪妹妹,妹妹突然嚎啕大哭說:你們都這樣,只愛哥哥不愛我!
這時候,爸媽要回應的是孩子當下的情緒,可以這樣說:「我知道妳是不小心弄壞哥哥東西,被爸爸罵,妳覺得好難過!」
而非錯誤帶入爸媽的解讀,跟孩子說:「媽媽知道妳委屈了,阿公阿嬤對哥哥好,他都有禮物,妳沒有,所以才覺得大家只愛哥哥齁。」
真正對孩子的關心,不是把大人的複雜情仇加進去,而是在每個時刻幫助孩子把當下事件與情緒做連結,成為具有「即時同理心」的父母。
對抱怨的那一方,爸媽可以如此回應,對於被欺負的那一方,也是如此。對雙方同等的「即時同理心」,讓各自的感受歸位,而不被侷限在比較的視野當中,才能讓手足失衡的情感處境漸漸解套。
相信看著這篇文章,對手足裡的每一個孩子都同等愛護的您,會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