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讓父親玩出教養新契機

媽媽們,您是否還在努力告誡另一半少和孩子一起玩平板或手機?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不妨轉變想法,邀請爸爸們善用數位工具,陪伴孩子從玩樂中學習!


文/劉容襄 臺師大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許多媽媽都曾有這樣的經驗:當自己出門買東西,回到家一開門,就會看見另一半帶著孩子一哄而散躲到四處去。這時,伸手摸一下桌上的平板,一定是熱的。

從孩子出生開始,媽媽們通常會帶著孩子一起玩扮家家酒、畫圖寫字、公園散步、共讀繪本或是看卡通等,享受了許多親子共度的美好時光。曾幾何時,身邊的小傢伙不見了?原來孩子坐在爸爸的腿上玩著電動。長期以來,媽媽費盡心力讓孩子遠離3C產品,卻在「豬隊友」的手下破功了,真是情何以堪呀!

然而,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國內外研究指出,爸爸在教養孩子的參與度往往比較低,換句話說,爸爸容易主觀認定教養是媽媽的工作,自己則扮演「幫忙」與「玩伴」的角色。既然如此,我們應該借力使力,鼓勵爸爸們將「玩伴」這個角色發揚光大。

讓爸爸幫忙,玩出數位好能力
西班牙的一項研究顯示,即使媽媽對孩子使用數位科技的介入程度遠超過爸爸,例如管控孩子使用的時間和內容,更關心如何善用數位以增進學習能力,但是相對的,爸爸在家中更具備技術協助之角色。

回顧疫情期間,孩子們線上學習時,許多爸爸化身為孩子的數位科技老師,提供各種神救援,幫孩子組裝電腦、修整影音、教導孩子使用基本程式等。因此,可以請家裡數位素養較高的爸爸,幫全家選一些適合的數位遊戲,如數學謎題遊戲,全家一起PK,享受歡樂的時光,又可以從中增進數理思考能力。

近年來很流行學寫程式,爸爸在家也可以教孩子如何使用一些簡單的程式設計工具,如Scratch或Minecraft,引導他們設計和編寫自己的小遊戲,提升孩子的創造力和邏輯思維。

讓爸爸參與,玩出家人新關係
「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Kids in Taiwan,簡稱KIT)的研究顯示,臺灣幼兒使用3C產品的時間逐漸增加,年齡層也在下降。除了警示外,更鼓勵家中親職角色多從事3C以外的互動行為,但也提到在時間規範下,適時使用的益處,意思便是若能善用3C,進而增進家人關係就更為理想。

這些年,我在許多國小與幼兒園,帶領數位科技增進親子關係工作坊的實作觀察與研究中,發現到爸爸從「陪伴妻子」來參加親職課程,到自己投入實作的轉變。因為當孩子使用數位軟體時,爸爸能主動協助的機會高於媽媽,讓他們找到「舞台」,跟孩子一起創造愉快的新經驗。

例如,可以請爸爸跟孩子一起學習數位攝影的技巧,拍攝家庭活動或外出旅行的照片,再使用圖片編輯軟體製作電子感恩卡,送給家族中的長輩,給家人一個驚喜。

我相信,沒有一位爸爸不想參與孩子的教養,只是他們多半不知道該怎麼做。尤其在華人文化成長下的爸爸,被賦予了「頂天立地」、「光宗耀祖」的期望,自然而然以家外的事為重。不過近年來,「新好爸爸」的比例逐漸增多,我們更希望多「推波助瀾」一下。媽媽們不妨鼓勵另一半多嘗試以上的建議,也透過善用數位工具的身教,做好孩子的榜樣,而不只是帶著孩子玩遊戲而已。

這些行動完成後,家人也可以練習向爸爸表達感謝與讚美。借用一位媽媽的話:「你們都說另一半是豬隊友,不過我只看見豬的可愛和聰明耶。」轉換眼光,善用爸爸的優勢,就能讓家人關係更緊密、全家一起玩出好能力!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