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出生後的最初幾個月,並不清楚自己是什麼樣子,他必須經過不斷與環境人事物的互動,逐漸形成自我覺察,並且在探索、認識自己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同理他人,建立良好的人我關係。
文/林欣慧 美國休士頓大學維多利亞校區人類發展與教育學院 教授
我是誰:孩子多大才有自我概念?
初生的寶寶並不知道「我是誰」,大約4個月大才開始會對鏡子裡的影像有不同的反應,想伸手去摸或是發笑,在8個月大以前,寶寶其實仍不會分辨鏡子裡的影像和實體間有什麼不同。
心理學家Lewis 和 Brooks (1978) 有一項關於幼兒自我覺察發展的經典研究,他們評估了孩子在看到鏡子中的影像後是否能理解那就是自己。實驗過程中,他們將 9- 24 個月大的孩子放在鏡子前,並在孩子的鼻子上塗上一點口紅,母親則假裝擦掉孩子臉上的東西。當孩子看到鏡中的自己時,如果他們觸摸自己的鼻子而不是鏡子中的「嬰兒」,表示孩子已經認出鏡中的影像是他們自己。根據 Lewis 和 Brooks 的發現,大多數嬰兒在 15- 24 個月之間已經開始形成自我覺察,有了自我意識。
為什麼自我覺察這麼重要?
自我覺察是指認識和了解自己感受、想法及行為的能力。這種能力對於個人實現心理健康和情緒平衡十分重要,它可以達到以下功能:
•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需求,發展生活技能,並學會管理情緒。
•使孩子能設定切合實際且具挑戰性的具體目標,並引導自己實現這些目標。
•培養了責任感,能促進參與活動(例如運動團隊)。
•維持良好社交網絡,進而培養對他人,特別是不同年齡或背景的人的同情心。
如果一個人缺乏自我覺察,會難以理解自己的動機和行為,因而產生困惑和沮喪。缺乏自我覺察的人也可能難以與他人建立聯繫、發展有意義的關係,或變得自滿,難以對生活做出有意義的改變,並容易做出衝動的決定,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
幫助孩子發展良好自我覺察的策略
從小幫助孩子發展自我覺察,父母可以這麼做:
策略1.學習識別不同的情緒
教導辨識和調整情緒時,父母可和孩子討論:「當你有情緒時,身體有什麼感覺?」如果孩子不確定,父母先分享自己的經驗,例如說:「當我生氣的時候,我的身體會發熱,喉嚨感覺卡卡的。」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察覺情緒變化,並在他表達情緒時,驗證他的經驗和感受。
策略2.透過閒聊陪孩子反思
父母用閒聊方式引導孩子反思自己的經驗和感受。比如讓孩子分享什麼時候感到快樂,什麼時候不那麼快樂。無論經歷的是美好的、糟糕的、無聊的事,都可以談論。鼓勵孩子表達感受,並反思自己的選擇和行為。父母仔細聆聽,並複述孩子所說的內容,確認他的意思,告訴孩子你很高興他願意與你分享感受。
策略3.父母示範自我覺察
父母與孩子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情緒,示範如何以健康的方式調節和應對困難的情緒。例如在開車時遇到大塞車,可以示範如何調整煩躁心情,專注於行車安全;或者在全家出遊時,遇到路況不佳需要繞路而行,如何調整車程計劃,並保持愉快的心情。
策略4.設定原則讓孩子自我管理
給孩子機會練習做選擇和決定,有助於發展管理生活的能力,並更深刻了解個人喜好和價值觀。許多父母在督促孩子寫作業時感到特別困難,如果從小培養自律的習慣,比如設定兩個大原則:第一,在某個時間之前必須完成作業;第二,只有寫完作業才能玩。然後,讓孩子自行決定何時寫作業,他們更容易遵守。父母懂得稱讚孩子按時完成了不容易的任務,並信守承諾讓他觀看兒童節目、玩遊戲,孩子會變得更加自律。
策略5.接納多元文化有助覺察
當孩子不斷提升自我察覺時,周圍的熟悉人事物逐漸形成一個相似的環境與思維模式,這正是文化的根源。為了能與他人共存共榮,接納他人也是自我察覺的重要課題之一。透過鼓勵孩子理解多元文化和不同觀點,能幫助他們認識自己和他人。台灣現今有許多新住民家庭,這些文化差異為孩子的成長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父母可以引導孩子體會不同文化的價值,欣賞及接納他人的獨特性,並建立跨文化的友誼。
策略6.從閱讀認識自我
透過閱讀可以教導孩子發展自我覺察,幫助他們準確地認識自己的情緒、想法和價值觀,並了解這些因素如何影響他們。閱讀還能幫助孩子培養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形成自信心和成長心態。
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當一個人能夠了解自己的價值觀、信念和目標,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時,不僅能了解自己的行為和對他人造成的影響,也能在與他人互動時更加有效的應對。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也能為世界做出貢獻。只要爸媽幫助孩子了解自己,取長補短,並不斷精進自己的能力,就能夠積累成功的經驗,讓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