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負責的遇上不負責任的

每位父母有意識或無意識都帶著一些價值來教養孩子,但許多時候,自己家的價值和別人的不見得一致。爸媽在傳遞價值的過程或許也該保有彈性,有所選擇。

文/林惠雅 親職教育專家、《適度教養——多元與雙贏的教養對策》作者

孩子的經驗:從小學習要負責任,卻受到不公平對待
從小,我覺得媽媽很講道理,即使我還小,媽媽會給我表達意見和討論的機會。不過,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媽媽十分看重負責任這件事。

國小的時候,我看到同學如果忘了帶老師交代的東西到學校,同學毫不猶豫的打電話給媽媽,同學的媽媽就會把東西送到學校。有一次,我忘記帶下午上課要用的彩色筆,於是,我也打電話問媽媽能不能幫我送來學校。媽媽說:「這是你第一次忘記,所以我會幫你送,但是以後你整理書包,要注意聯絡簿寫著要帶什麼,整理完了再檢查一遍。晚上我們練習一下。」

當天中午媽媽的確把彩色筆送來,晚上又教我怎麼整理書包,怎樣檢查,我也學著做。沒想到過了一陣子,有一天整理書包時竟漏掉把作業本放進去,那次我打電話給媽媽,媽媽沒幫忙送來,還說這是我忘記的結果,自己要負起責任。 

逐漸長大,類似的經驗讓我學到自己要負責任,但令我很困擾的是,為什麼很多人都不負責任呢?例如,老師強制把同學分組,一組人一起寫一份報告。老師說這是學習合作,但我沒感覺學到合作,因為許多人都擺爛,該負責的部份亂寫一通,或是要繳報告前一天的半夜才寄給我。這些人知道負責任的我,終究會把很爛或很慢才給的內容修改統整得有條有理。對我來說,責任變成沉重的負擔,學習合作是個笑話。後來,我因壓力大而得了胃潰瘍。 

媽媽的反省:培養孩子價值觀,不能只落入自己的價值
的確,負責一直是身為媽媽的我認為做人做事的基礎,是我重要的價值觀,因此,也成為我教養孩子的期待和要求。就像孩子說的,如果忘記帶老師交代的東西到學校,我是不會幫她送到學校,她要接受忘記帶東西的後果,這樣,以後她才知道要好好整理書包。

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培養孩子要負責,接受行為的結果。但我也聽到孩子抱怨老師強制分組,抱怨這並沒有讓她學到合作。她抱怨小組的一些人很不負責任,報告亂寫,或很慢才給她,讓她必須要熬夜才能完成報告。為什麼別人可以這麼不負責任,而她要負責任呢?但是如果不把全體的報告統整好,老師只打一個成績,那樣差的成績對她來講又不公平。總而言之,她寧願自己分組或自己做報告。

當我聽了孩子的抱怨,我試著瞭解她的情緒,但卻疏忽她的壓力來源是負責。直到她得了胃潰瘍,我深深的思考我錯了嗎?或許要求孩子全然負責是不符合現實生活的;一昧的要求負責,會不會變成懲罰了負責的人,反而讓不負責的人獲得好處。

幾番和孩子深談與自己的反思,孩子和我覺得彈性負責或許更適合,也就是她覺得重要的她負責;她覺得不重要的,她也可以和別人一樣不去理會。而我的改變是,或許我應該更瞭解孩子做事的態度,以及培養和信任她的判斷。我體會到,每位父母重視和培養的價值不見得是一樣的,負責和合作都很重要。自己要培養孩子什麼價值應該更慎重廣泛的思考,而不能認為自己的價值放諸四海皆準。

延伸閱讀
《孩子你怎麼了?》從幼兒發展看孩子的行為
《適度教養——多元與雙贏的教養對策》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