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孩子的執行功能發展與促進活動

進入小學後,孩子的執行功能逐步成熟,不僅支持了課業學習,也讓他們在團體合作、社交互動與情緒管理上,展現出更成熟的自我調控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與老師可以多鼓勵孩子參與團體運動、進行正念練習與反思訓練,幫助孩子逐步整合並優化執行功能。

文/信誼編輯部

 
學齡初期的執行功能發展特徵
進入小學後,孩子的生活型態與學習需求大幅改變,不僅要適應課堂規範、遵守時間表,還要承擔更多的學習任務與生活責任。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孩子的執行功能也進入整合與優化的階段──

🔸 工作記憶持續擴充:
6歲孩子能執行2~3個步驟的複雜指令,例如「把用不到的東西收進抽屜,課本拿出來,翻到第10頁」。到了7、8歲,孩子能在腦中同時處理不同訊息,像是一邊聽老師上課、一邊作筆記,這樣的能力有助於提升閱讀理解數學計算的表現。

🔸 抑制控制更趨穩定:
6、7歲的孩子能在結構化活動(如課堂、遊戲)中遵守規則,並能短暫壓抑衝動行為,但遇到誘惑時仍需成人提醒。8歲時,孩子能夠自我監控與提醒(如「先寫功課再玩」),並在人際互動中耐心等待、不隨意插嘴,但在高壓情境下仍可能失控

🔸 認知彈性日漸成熟:
孩子開始能以不同觀點思考,試著理解他人的想法;在學習上,也會彈性運用多種策略,像是用不同方法解數學題目,或在遊戲規則改變時,快速調整因應策略。同時,孩子在語言表達與情緒調節也更靈活,能用更適當的方式表達感受與需求。

整體而言,學齡初期因執行功能的逐步成熟,不僅支持了孩子的課業學習,也讓他們在團體合作、社交互動與情緒管理上,展現出更成熟的自我調控能力。


促進執行功能發展的活動與遊戲
研究指出,小學階段的執行功能表現,不僅與閱讀理解與數學能力高度相關,也影響孩子的自我概念、人際互動與環境適應能力。父母與老師可透過以下三類活動,幫助孩子逐步整合並優化執行功能。
 
1. 團體運動:在合作與競爭中鍛鍊執行功能
運動能夠增進體能與健康,培養身體動作能力與專注力;而參與團體運動競賽,更能進一步培養溝通技巧、組織能力,並學習調節情緒、展現同理心,可說是全方位鍛鍊「冷」與「熱」執行功能的最佳途徑)。

像是躲避球、籃球或接力賽等運動,孩子要記住規則、抑制衝動、快速判斷並調整策略,同時要與隊友合作、協調行動等,都涉及執行功能的運作。而在練習、比賽與賽後檢討的過程中,孩子更學習如何管理注意力、調整情緒與面對壓力,這些歷程都能有效刺激前額葉皮質運作,全面強化執行功能

研究顯示,規律參與團體運動的兒童,在抑制控制、專注力與社交技巧都有顯著提升,不僅有助於學業表現,也能幫助孩子在團體中更能合作、傾聽與尊重他人
 
💡 陪孩子這麼做


2. 正念練習:在靜心與覺察中提升執行功能
正念(mindfulness)是有意識地專注於當下,觀察呼吸、感官經驗與身體感受的歷程,能幫助孩子更專注、抑制衝動,並帶來平靜與安全感。

對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正念並非要「靜坐」或「冥想」,而是在生活或遊戲中練習靜下心來觀察自己與周遭。例如:慢慢用餐,觀察與感受食物的顏色、香氣、口感與味道,並察覺自己的飢餓感與飽足感;或是找個舒適的地方躺下,閉上眼睛、全身放鬆,把手或一個小玩具放在肚子上,感受呼吸時肚皮起伏變化,同時回想今天發生的一件好事或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人。

研究指出,短時間、重複進行的正念練習,就能有效提升學齡兒童的抑制控制、專注力與自我監控能力;若能長期持續練習,則能進一步提升整體執行功能,讓孩子在面對壓力時更能保持冷靜
 
💡 陪孩子這麼做


3. 反思訓練:在對話與思考中整合執行功能
反思(reflection)是指在做出反應之前,能夠主動停下來思考,檢視自己的想法與行動,並依此調整策略。

學齡初期是反思能力快速發展的時期。當孩子能將衝動或情緒轉化為可思考、可用語言表達的經驗時,大腦前額葉皮質就會啟動,促進「冷」與「熱」執行功能的整合)。研究指出,短期的反思訓練即可顯著提升孩子的執行功能表現,並促進社會情緒適應與專注力發展

反思並非只是要孩子「冷靜」,而是透過具體步驟,引導在反應前停下來思考「為什麼」與「還能怎麼做」,可分為三個步驟:
 (1)暫停:遇到問題或情緒時,先停下來、不要立即反應。
 (2)反思:描述發生了什麼事、自己想達成的目標,並思考還有哪些選擇。
 (3)行動:依據反思後的判斷,再做出回應。

這個歷程訓練孩子從「自動反應」進階到「有意識的反應」強化認知彈性與自我監控,這正是前額葉皮質的核心功能。透過持續練習,孩子可以逐漸發展出更穩定的思考與情緒調節模式。
 
💡 陪孩子這麼做
  • 在家中找個安靜舒適的角落,布置成孩子專屬的「暫停區」,放些他喜歡的娃娃、畫具或圖畫書等能讓情緒紓緩的物品。當孩子情緒激動時,引導他到「暫停區」休息一下,練習將「暫停」轉化為具體行動
  • 當孩子完成任務、遇到衝突或是參與競賽之後,大人可以主動和他聊聊:「哪裡做得很好(或不太好)?」、「下次可以換什麼方法?」藉由提問,引導孩子用語言整理並表達思考歷程

 


註:根據情緒與動機的涉入程度,執行功能可分為:偏向規則與邏輯導向、較不受情緒影響的「冷執行功能(cool EF)」,以及與情緒、動機與獎賞情境有關的「熱執行功能(hot EF)」。兩者相互支援、彼此調節,幫助個體有效率且更有彈性地達成目標。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