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超音波檢查

胎兒就像是躲在黑箱裡的人,它看不到、摸不到,也不會說話,而超音波儀器的誕生就是為了使黑箱中的胎兒能夠現身出來。透過超音波的使用,反射出胎兒及母體的結構,使胎兒不必冒照射X光的風險,便能顯現出是否有異常,是一種相當安全的診斷工具。

  對許多準父母而言,超音波掃瞄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詞,但也有一些孕婦以為照超音波是為了看胎兒的性別,因此,不想如此「低俗」,便不做超音波檢查。

  其實超音波在產前檢查方面的應用,已經變成了例行檢查項目之一。因為胎兒就像是躲在黑箱裡的人,它看不到、摸不到,也不會說話,而超音波儀器的誕生就是為了使黑箱中的胎兒現身出來。透過音波的使用,反射出內在結構,使胎兒不必冒照射X光的風險,便能顯現出來。

  根據周產期醫學會的建議,理想的產前超音波檢查應當有三次:

◎ 第一次檢查應該安排在懷孕初期
  其目的在於觀察胚胎個數、著床與發育、校正預產期,排除子宮外孕、萎縮卵、葡萄胎……等病態妊娠的可能性,並且藉由超音波觀察孕婦的子宮與卵巢是否正常。

◎ 第二次的檢查則安排在妊娠二十週左右
  其目的在於觀察胎兒各部器官的發育是否有重大畸形,以及羊水量與胎盤是否正常。

◎ 第三次超音波檢查則是安排在妊娠三十四週左右
  其目的在於評估胎兒生長是否適當。

  至於超音波檢查的安全性,根據美國醫用超音波學會於近年發表聲明,即使長期暴露於診斷性超音波下,也無証據顯示細胞會受損害。因此,目前學者皆認為超音波檢查是一種相當安全的診斷工具

  但超音波的解析度尚非十全十美,加上醫師的經驗及時間有限,故孕婦不能期望超音波可以看出胎兒所有結構異常。在一般產檢時所做的超音波僅看胎兒大小、胎兒數、胎位、胎盤位置、羊水量、預產期估計以及較易看到的大畸形,這稱為一級超音波檢查

  對於具有特殊病史的孕婦,或一級超音波檢查有疑問的病例,則需做二級以上的超音波檢查。此時除需要更精良的超音波設備外,必須經由特別訓練的超音波專家來執行,花上加倍的時間,才有能力診斷出許多細微的變化,如心臟、腦部結構異常等,以作為最後處置的依據方針。

資料來源:長庚醫院婦產科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