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是孩子的本性,跑跳、玩耍使他們的肌肉骨骼更強壯、有足夠的抵抗力、良好的心肺功能,也能平衡身心壓力;但父母卻白白放棄維持孩子身體健康的最好方法。
孩子多久沒玩耍了?
活動是孩子的本性,跑跳、玩耍使他們的肌肉骨骼更強壯、有足夠的抵抗力、良好的心肺功能,也能平衡身心壓力;但是很多時候大人為了預防孩子意外、減少麻煩,有意無意地減少孩子活動的機會。這實在白白放棄維持孩子身體健康的最好方法。如何讓孩子玩得開心又有意義呢?
爸媽自己以身作則
俗話說身教重於言教;研究也發現喜歡運動的爸媽,他們的孩子百分之九十以上也喜歡運動。因此首先爸媽為了自己的健康,應該要養成運動的習慣。平時在家可以跟著電視跳跳有氧舞蹈,即便是怕吵到鄰居,輕輕揮動肢體也很好唷!也可帶著鄰居孩子一起到附近公園跑跑、玩球、滑直排輪或騎腳踏車,或是去游泳(現在有不少室內溫水游泳池,所以不管氣候如何都可以游泳)。一邊做運動,一邊聊天還可以促進感情呢!
想像、遊戲與音樂
學齡前的孩子最喜歡運用他們的想像,也很容易自然地舞動身體。鼓勵孩子跟著音樂或有趣的故事,把心中所想到的意象以肢體動作表現出來,這樣可以幫助他們練習大肌肉的運作和身體的靈活度。
有些速食店或俱樂部有球池,讓孩子在裡面滾動玩耍,有助於練習抓、丟的動作,但應特別注意不同年齡之間的互動情形,以策安全。即使是在公園裡面溜滑梯、盪鞦韆,對於他們維持身體平衡、體會身體肌肉感覺,也是蠻有幫助的。因此別輕易拒絕孩子去遊戲唷!
進入小學以後,群體活動的比重漸漸增加了,孩子開始喜歡跟同儕團體互動競爭。在爸媽或師長引導下,他們可以練習拍球拍得更好或是騎腳踏車更遠,記得多給他們鼓勵!
活潑、變化與自主
就像三餐需要多變化以求均衡,為孩子選擇活動時,也要講求活潑有變化的原則。讓他能有機會嚐試多種不同的活動遊戲,發現自己的能力和興趣所在。當孩子漸漸了解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就要開始給予他自己選擇的空間了!
多讓孩子有一些肢體活動或遊戲,不只增進他的體能發展,也對心理健康有幫助。別光坐在這裡看了,趕快帶孩子出去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