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道德概念是會隨著時間慢慢發展的,在幼稚園到小學中年級以前,孩子做出符合規範的行為是因為害怕被懲罰,或為了獲得獎賞而為的……
正如嬰兒出生的時候只是個小娃娃,然後慢慢長大、發育茁壯一樣,孩子的道德觀也是隨著時間過去、心理愈來愈成熟而發展的愈來愈完全。曾經有一位相當有名的學者科伯格( Kohlberg )對於道德發展建立一套理論,將道德發展分成三大時期、六個階段,認為人最先是因為外在的標準不得不服從,慢慢內化成自己的道德標準,雖然引發相當多的爭議,某些觀點也頗值得參考。大略列舉如下:
媽媽說的都是對的
我們的確是可以看到幼稚園到國小中年級以前的小朋友,會因為恐懼懲罰、或是獲得獎賞而作出好行為,事情發生的順序通常是:
1. 媽媽交代不可以吃棒棒糖,要等吃完飯才可以吃。
2. 媽媽還沒下班回來,小朋友覺得嘴饞了,很想吃棒棒糖。但怕被媽媽處罰,所以不敢拿;並不是真的了解誠實、不可偷竊的規則而不拿。
3. 媽媽回來了,趕快跟媽媽說自己沒有偷吃棒棒糖,媽媽稱讚小朋友好乖,讓小朋友覺得很高興。
這些都是所謂道德成規前期的表現。當然,這樣的服從不見得是不好,只是爸媽應儘可能幫助孩子理解要求他這樣做的原因,引導他站在不同角度去設想事情的後果。應當多幫助小朋友明白規範的原由。
我要做個好孩子
稍微大一點到了國小高年級的孩子,比較會把行為規範整合起來,希望做個大人眼中的好孩子,而不只是某些行為可做、某些行為不可做。他們會努力去尋求師長的認可。同時慢慢地,他們也會受團體的力量所影響。舉拾金不昧做例子吧!如果周圍的朋友──尤其是其中最受歡迎和重視的領導人物──都強調應該要把撿到的錢交還給失主,即使他心裡很想收到口袋裡,猶豫之後,還是會屈服在團體的力量之下。反之亦然,如果只有少數人堅持要還回去,大概也會因為團體的反對而作罷。因此一方面家長需要多和學校老師合作,雙管齊下地教導孩子正確而且言行一致的道德觀、價值觀,一方面也要教導孩子去分辨是非對錯,面對不同的處境仍能堅持原則。
想要教出好小孩,並不能只靠父母單方面的灌輸。從認知、理解這些好品德好行為的價值,到真正可以去做到,很可能會有相當多的掙扎。爸媽除了多傾聽孩子的想法、了解他生活當中面臨的實際狀況,也要考量在他的心智年齡之下能接受到什麼程度,來和他討論什麼事情在什麼狀況下是對的、是需要堅持的,培養他實踐道德的習慣和勇氣!久而久之,這些分辨道德的能力就會成為他自己內在的動力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