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不怕上學

如果孩子鬧著不想去上學,爸媽需先省視自己的教養方式,並以漸進方式帶領孩子熟悉環境、幫助他獨立,進而引導孩子建立人際關係,最後搭起老師與孩子之間的橋樑。

  當上學的日子一天天靠近,孩子是很期待、很高興要回去上課?還是焦慮、不安的心情愈來愈強?事實上比較多孩子可能都是鬧著不想去上學,尤其小學一年級的新生,爸爸媽媽可以為孩子做什麼呢?

省視親子互動模式
  天下父母心,沒有爸爸或媽媽真想要讓孩子的人格發展不正常。但是,有時候爸媽求好心切,卻忽略孩子的心聲和學習上的困難,長期下來,孩子沒辦法再適應學習的挫折,於是造成極大的焦慮、進而懼怕上學。此外,受到爸媽過度保護的孩子,常因為不懂得怎樣跟同儕團體相處,在學校沒有玩伴、甚至被同學排擠,也會造成不願意上學的原因。因此,爸爸媽媽可以先考量一下,教養孩子的方式是不是保護過度了?自己剝奪了給孩子成長的機會嗎?或是對孩子已經太過霸道、讓他沒有自己的聲音了?試著調整一下、給孩子一點自主的空間,絕對不會太遲喔。

漸進方式熟悉環境
  距離上學還有幾天,爸爸媽媽可以先帶孩子到學校附近散散步,然後再找時間到學校裡面玩一玩,讓孩子慢慢熟悉學校的環境。剛剛開始上學的時候,如果孩子需要的話,可以陪他上學、等到老師開始上課再走,或配合老師的處理方法,幫助孩子更快適應。(原則上盡量不要站在教室外面陪孩子到下課,因為這樣可能影響老師上課的效果,或增強孩子依賴父母的習慣。)

引導他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有些小朋友因為身心發展的因素,像是感覺統合的問題、學習障礙、或是性格特質的障礙等,使他在同學之間不被認同與接納,因此不願意去上學。以這樣年紀的小朋友來說,爸媽不見得要跟他講大道理,鼓勵、引導他的正向行為才是比較好的方式。例如說,如果他能夠跟鄰居的小弟弟分享一個麥當勞玩具,就是一種值得鼓勵的行為。此外,鼓勵肯定他、幫他建立自信心也是極重要的。因為幫助他喜歡自己,別人也更容易喜歡他唷!

建立老師與孩子之間的橋樑
  當孩子對學校可能還陌生、或是有誤解的時候,爸爸媽媽千萬不要再去扭曲學校老師的角色囉!有時候我們會不經意地教訓小孩:「你如果再這樣皮,看老師怎麼教訓你」。或是當孩子回來哭訴「老師偏心、老師打我」的時候,爸爸媽媽是不是能平心靜氣的問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情,而不會一昧的怪罪老師呢?必要的時候,不妨好好請教一下老師整件事情的經過,幫孩子做一個良好的雙向溝通,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和老師之間有更好的互動;畢竟學校生活的主要劇本還是孩子跟老師之間共同演出的!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