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相識?~如何解決孩子間的紛爭?
更新 : 2020-07-22
幾個孩子玩在一起,原本吱吱喳喳、高高興興的,誰知才沒一會兒,卻莫名其妙地吵起來了!!「娃娃是我的,我要當媽媽!」「娃娃的衣服是我穿的,我才是媽媽!」「我不管,我不管……」孩子之間的糾紛,無不是為了芝麻蒜皮的小事,問題雖然說大不大,可是一旦吵起來,這個面紅耳赤、那個大哭大鬧,混亂的局面,可不是像大人一樣「理性溝通」就能解決的。孩子之間起了爭執,大人該怎麼處理才好呢?是保持中立、讓他們自己去解決,還是得趕快制止、以避免一發不可收拾?
幾個孩子玩在一起,原本吱吱喳喳、高高興興的,誰知才沒一會兒,卻莫名其妙地吵起來了!!「娃娃是我的,我要當媽媽!」「娃娃的衣服是我穿的,我才是媽媽!」「我不管,我不管……」孩子之間的糾紛,無不是為了芝麻蒜皮的小事,問題雖然說大不大,可是一旦吵起來,這個面紅耳赤、那個大哭大鬧,混亂的局面,可不是像大人一樣「理性溝通」就能解決的。孩子之間起了爭執,大人該怎麼處理才好呢?是保持中立、讓他們自己去解決,還是得趕快制止、以避免一發不可收拾?
帶孩子離開現場
小朋友的情緒很容易被激起來,當情緒變得激動,動作也容易跟著變大,有時可能弄痛了別人都不知道,甚至自己受傷了也沒感覺。如果是這樣的孩子,我們可以先按住,或將他先帶離現場,並穩住孩子的情緒;因為當孩子一旦被帶離了團體中,就會有所警覺,並感到不安。當他們知覺到以後,自然就會安靜下來,並且願意照著我們跟他說的方式做。這種處理方式,其實不需要很久的時間,甚至,如果我們將孩子隔離太久,反而會讓孩子有很多的抱怨與不滿,而讓他們接下來的動作充滿報復心與破壞性。
給孩子表達的機會
有衝突時,別急著責難或處罰孩子,先聽聽他們怎麼說,讓他們有充分的機會與時間,說出理由和情緒,然後我們再從話中尋找衝突的因素。有時或許是因為玩具不夠,所以搶玩具;也或許是說錯話,傷到別人…。如果有不好的地方,就可以當面糾正;如果有孩子受傷了,就給他最大的擁抱;如果吵架了,就讓他們握手言和;如果玩具不夠,下次就記得多準備一份…。總之,想讓火爆的衝突有溫和、圓滿的解決,就是讓孩子能夠有完全的情緒抒發,即使我們聽起來像是藉口,也先聽他們說完後再做評斷吧!
學習遵守遊戲規則
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遵守規則,也是一件重要的事。在遊戲開始前,先與孩子聲明遊戲的方式及規定,如果贏了或輸了,可以怎麼樣;如果違反規則了,又應如何。孩子為了不想被驅離群體,通常會乖乖的遵守。另外,還可以請人當裁判,做公正的評斷。只要讓大家心服又口服,自然就沒有什麼好計較或爭吵的!
大人也要保持冷靜
在處理這樣的狀況時,大人們也要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其實很多時候,大人可能比孩子還要激動、生氣。可是大人這樣的反應,只會嚇壞孩子的。尤其當人生氣時,容易言語失當,無法就事論事,更別提要靜靜聽孩子說明原委了;這樣一來,是很容易造成誤判的!誤判的結果,可能更會造成孩子之間、甚至與大人間的關係惡化。
衝突發生的當時或許相當棘手,但是當孩子情緒穩定以後,其實還是可以好好講道理的。只要爸媽保持耐心、妥善處理,孩子也會在一次次的衝突中,逐漸累積與增進人際相處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