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丟人喔!—談激發羞恥感的管教方式
更新 : 2022-07-11
「羞、羞、羞!愛哭鬼!羞羞臉!」
「都這麼大了還尿褲子,羞死人了!」
「趕快把衣服穿好,這麼多人在這邊,你真不害臊呀!」。
「你考這種分數,真是把我的臉都丟光了!」
以上的情境,您是否覺得熟悉?不曉得是您兒時自身的經驗,還是像極了您現在和孩子說話的口氣?仔細看看這些例子的內容,您會發現它們可能是發生在不同年齡層的孩子身上,包括兩、三歲的幼兒,以及小學生。那麼,到底父母所說的這些激發羞恥感的話語,在不同年紀的小孩身上,會引發什麼不同的效果?本篇文章要告訴您,孩子的羞愧感是如何隨著年齡而成長,以及父母使用激發羞恥心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是否為一有效的策略。
「羞、羞、羞!愛哭鬼!羞羞臉!」
「都這麼大了還尿褲子,羞死人了!」
「趕快把衣服穿好,這麼多人在這邊,你真不害臊呀!」。
「你考這種分數,真是把我的臉都丟光了!」
以上的情境,您是否覺得熟悉?不曉得是您兒時自身的經驗,還是像極了您現在和孩子說話的口氣?仔細看看這些例子的內容,您會發現它們可能是發生在不同年齡層的孩子身上,包括兩、三歲的幼兒,以及小學生。那麼,到底父母所說的這些激發羞恥感的話語,在不同年紀的小孩身上,會引發什麼不同的效果?這篇文章的目的便是要告訴您,孩子的羞愧感是如何隨著年齡而成長,以及父母使用激發羞恥心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是否為一有效的策略。以下,便要先為您介紹「羞愧」情緒的發展。
羞愧是一種複雜的情緒
心理學家發現,有些情緒是在數個月大的嬰兒身上就可以觀察到的,例如生氣、害怕、驚訝、喜悅等,這些都是人類的基本情緒。然而,像「羞愧」這類較複雜的情緒,卻要到孩子3歲左右才開始出現。這是因為羞愧的感受與幼兒的神經、認知發育,以及生活經驗的累積都有關連。
羞愧感於三歲展現
這類較晚才出現的複雜情緒,包括羞愧、驕傲、內疚等,由於牽涉到「自我評價」的內在歷程,因此心理學家將稱之「自我評價情緒」。當2歲的幼兒能夠從鏡中認出自己之後,他開始有對「自我」的初步認識。到了大約3歲左右,他會開始想知道自己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會以「成功」或「失敗」來評價自己的行為。例如,當他成功完成一件困難的工作,像是將積木堆高時,他會出現微笑、拍手等驕傲的表現,表示「我做到了!我好棒!」;反之,當他無法完成一件簡單的工作時,他會覺得羞愧,表現出諸如低頭、沮喪、注視地板等的反應。
這些具有「評價性」的情緒,也與兒童的社會化經驗有關。在每日的生活互動中,幼兒從父母的態度及反應,學會什麼是該做與不該做的事情。在這樣的過程中,他慢慢瞭解什麼是父母或社會認可的行為,並會依此準則來判斷自己的想法、行為、慾望等,是否符合社會規範。當幼兒做出不符合規矩的行為時,他會表現出羞愧、內疚的神情;而當他做出符合父母期望的行為,並獲得讚美時,則會表現出現驕傲的樣子。
羞愧感會隨著年齡而成長
雖然從3歲左右孩子就開始會有驕傲、羞愧的感受,但一直到上小學左右,他才有能力說得出這種感受叫做「驕傲」或「羞愧」。知名的心理學家Harter曾做過一系列關於兒童自我意識情緒的實驗。她發現,兒童對自我感覺的瞭解有一漸次的發展歷程:4到5歲的孩子會說父母為他們「擔憂」、「害怕」,或「興奮」、「高興」,但還不會使用「驕傲」、「羞愧」等字眼;5到6歲的兒童會說父母為他們感到驕傲、羞愧,卻不認為自己會有這些感覺;6到7歲的兒童則是只在有人觀察他們行為的情境下,才會覺得自己感覺驕傲或羞愧;到了7、8歲,兒童即使在沒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能對自己的行為感到驕傲或羞愧。
這個研究顯示,自我評價性的情緒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更加的成熟、穩定。更重要的發現是,一直到上小學之後,孩子才能在沒有人看到的情況下,還能對自己的行為感到驕傲或羞愧。這項能力對孩子的道德及常規的發展十分重要,因為驕傲和羞愧的感受就是一股內在的力量,它促使孩子在沒有父母監督的情況下,仍能要求自己循規蹈矩,將社會常規內化成為自己的價值觀。
用「激發驕傲感」來管教孩子
研究發現,中國父母經常以「激發羞恥感」的方式來管教孩子,但這是否為有效的管教策略呢?根據上述羞愧情緒的發展,「激發羞恥感」的方式對2、3歲的學步兒應該沒有什麼效用的,因為孩子在此階段尚未發展出羞愧的感受。同時,父母也不該期待4到6歲的學前孩子能夠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仍做到父母要求的事項,因為孩子要到小學之後才能將常規內化。
那麼,小學之後的孩子是否就適合使用「激發羞恥感」方法來管教呢?事實上,這樣的管教策略有其負面的影響—孩子可能會過度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而失去自信。那麼,現代的父母該怎麼做呢?不如反向操作吧,既然羞愧與驕傲是一體的兩面,不如激發孩子對自己的驕傲感,在孩子每次出現符合要求的行為時,給予正面的鼓勵,讓孩子為了驕傲的感受而主動做出符合規範的行為,這樣的方式反而更能使孩子在沒有父母盯哨的情況下仍能自我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