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肺氣及肚臍肉芽腫

什麼是臍帶呢?臍帶在胎兒時期是非常重要的,它會有一條大的臍靜脈及兩條較小的臍動脈,胎兒在母親子宮內所需的一切養分。氧氣均由胎盤經由臍靜脈供給,而胎兒新陳代謝後所排出的廢物再經由臍動脈運送至胎盤:也就是說所有來自母親的營養均靠臍帶來供應給胎兒。而胎兒所有新陳代謝後的廢物亦靠臍帶來排至母體。當嬰兒出生後。婦產科醫師會將嬰兒及胎盤間的臍帶剪斷消毒。嬰兒從此就靠自己的循環及呼吸系統來獨立生活。

寶寶出生後,大都先待在婦產科或醫院的嬰兒室3至5天。當情況穩定後,餵奶及黃疸值也都沒什麼問題時,醫院會通知父母可以將寶寶帶回家自己照顧了;此時全家人都會興奮的準備迎接這家裏的新成員回家。醫護人員都會告訴父母寶寶目前吃的奶量是多少,出院當天黃疸值是多少,另外會給父母酒精或優碘。教父母如何護理寶寶的臍帶。
什麼是臍帶呢?臍帶在胎兒時期是非常重要的,它會有一條大的臍靜脈及兩條較小的臍動脈,胎兒在母親子宮內所需的一切養分。氧氣均由胎盤經由臍靜脈供給,而胎兒新陳代謝後所排出的廢物再經由臍動脈運送至胎盤:也就是說所有來自母親的營養均靠臍帶來供應給胎兒。而胎兒所有新陳代謝後的廢物亦靠臍帶來排至母體。當嬰兒出生後。婦產科醫師會將嬰兒及胎盤間的臍帶剪斷消毒。嬰兒從此就靠自己的循環及呼吸系統來獨立生活。而不再依賴母體了。臍帶剪斷後一般尚有1至2公分長的臍帶留在寶寶的肚臍上。約經10天左右,它會慢慢變黑變乾而自動脫落。在這段時間內常會碰到的問題是有時仍會有一些小出血或分泌物,一般只要父母小心護理臍帶,防止它感染發炎,幾天後大都會慢慢乾掉。比較會造成父母困擾或擔心而會帶寶寶去就醫的情況是肚臍周圍紅腫或出現膿性分泌物或惡臭、肚臍凸出或分泌物一直持續不會乾掉。這些情況分別是肚臍發炎、肚臍疝氣,及肚臍肉芽腫,以下將一一介紹。
(一)肚臍發炎
大多因為臍帶護理沒做好,造成細菌感染,肚臍周圍紅腫或有膿性分泌物或有臭味;除了局部需用優破消毒殺菌外,必須使用口服抗生素,較嚴重病例須住院治療。
(二)肚臍疝氣
有些寶寶的肚臍明顯凸出,尤其是哭時更明顯,這是因為寶寶肚臍附近腹部韌帶尚未癒合,使得腹內小腸或網膜凸出於肚臍而形成,在寶寶哭鬧或腹部用力時,即明顯凸出,安靜或睡眠時,則又恢復正常,稱之寫肚臍疝氣。許多父母
看到寶寶肚臍那麼凸出,有時會很擔心-不知會不會有什麼問題?寶寶不知會不會不舒服?事實上臍好氣很少引起橡腹股溝疝氣(墜腸)那樣不舒適或造成嵌頓(即小腸進入疝氣袋內不易復位至腹腔),絕大部分無危險性且不需開刀,只是稍不雅觀而已。大多數的臍血氣在寶寶2歲以後,會因腹壁自然生長癒合而自然痊癒;只有極少數寶寶在2歲以後仍有1.5公分以上的腹壁缺損,而需以手術治療。有時可看到父母用硬幣或硬紙板覆蓋在肚臍上,再以膠布貼在肚皮上,這樣雖可避免肚臍凸出,但並無治療效果,反而有時容易造成皮膚過敏或因磨擦而發炎。故父母對於寶寶的臍血氣毋須過分擔心,寶寶到了2歲大時。大都自然會不治而癒。

(三)肚臍肉芽腫
有的父母發現寶寶臍帶掉了以後,肚臍卻仍一直有分泌物。潮溼而不易乾。有時甚至有些小血絲;仔細看肚臍內長有像肉瘤的突出物。此時用酒精、優碘擦或撒臍粉也都沒什麼效果,所以多半會帶寶寶來小兒科門診看。這種情形是因為肚臍肉芽組織增生所造成,一直持續有分泌物。稱之為肚臍肉芽腫。治療方式是用硝酸銀棒或硝酸銀液來灼燒,一般幾次燒灼後,肉芽腫會乾掉消失;有時肉芽腫相當大,燒灼費時甚至無效,可以外科絲線消毒後在肉芽根部結紮。讓其自然脫落。遠些處理方式非常簡便,一般小兒科門診都能幫寶寶處理,同時有極少數的情況並非肉芽腫,而是「臍尿管」或是「臍腸系膜管」,是需要手術治療而非用硝酸銀棒燒灼就可治好的。
以上幾種肚臍方面的問題,在新生兒科門診是常會碰的。且大部很好處理而沒有危險性,父母只需稍微注意寶寶的臍帶護理,不需大過擔心。有少數父母或老祖母會怪罪婦產科醫師是否「轉臍」不當才造成這些問題,事實上真是天大的冤枉;碰到這種情形時。自己總是要稍費些唇舌為婦產科醫師澄清一下並抱一下不平。另外最近有些研究報告指出,用優碘塗抹臍帶,易使某些新生兒出現疑似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情形,會造成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疾病篩檢的誤判,但用優破處理臍帶在目前仍不失是最方便、經濟的方式。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