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的日本腦炎

臺灣地處亞熱帶,每到夏天,蚊蟲孳生,散布許多疾病,為本省帶來了不少禍害,那些在耳邊嗡嗡作響、老是揮之不去的蚊子,看到孩子細嫩的皮膚被叮得紅斑點點尤其感到心痛。
幾天後,孩子發高燒了,家常使藥吃了沒效,城裏診所的醫生也看不好。眼看著他一再地嘔吐、抽搐,漸漸地連神智也變得昏迷不清。就這樣,往往不過五、六天,一條小命就斷送了。


記得十多年前北部地區的桃園、新竹、苗栗一帶流行著一種可怕的傳染病,尤其在鄉村、市郊或人畜雜居等環境衛生較差的地力,這種疾病更是猖獗。當時。人們結束了白天的莊稼後,趁天色末暗,早早吃了晚飯,把剩菜剩飯餵遇豬和雞鴨,搬幾張凳子一家人坐在門口乘涼。遠望炊煙縷縷,田野間白鷺點點,好一幅悠閒安逸的農家情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那些在耳邊嗡嗡作響、老是揮之不去的蚊子,看到孩子細嫩的皮膚被叮得紅斑點點尤其感到心痛。
幾天後,孩子發高燒了,家常使藥吃了沒效,城裏診所的醫生也看不好。眼看著他一再地嘔吐、抽搐,漸漸地連神智也變得昏迷不清。就這樣,往往不過五、六天,一條小命就斷送了。這是何等痛心的事啊!而這可怕的殺人兇手究竟是誰呢?-就是日本腦炎。
蚊子為傳染媒介
早在一九一八年,非洲及歐美各地流行一種昏睡性的疾病,罹患此病的人都有嗜睡、昏迷的現象,常常引起死亡。這便是後來習稱的「非洲睡眠病」,是由一種原生動物感染人體所引起的。當時在目本也正流行著另一種具有類似症狀的腦炎。為區別起見,稱前者為「A型腦炎」,稱後者為「B型腦炎」。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謂的「日本腦炎」。
日本腦炎的病源是一種濾過性病毒,它不是由唾液或食物等傳染,而是以蚊子為傳染的媒介。因此;和病人接觸並不會被傳染。反之。即使沒有接觸過日本腦炎病人,但若被帶有病毒的蚊子叮到,就可能成為受害者。在臺灣,以兩歲到九歲的小孩最容易感染此病,男孩比女孩要多一些。
日本腦炎病毒的大本營往往在豬或鳥類(例如:白鷺)的身上。擅於傳播這種病毒的三斑家蚊和環蚊先叮了這些動物之後,再叮人時便把病毒帶進人體了。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有明顯的症狀(註1),只有少數人在經過一個星期的潛伏期後開始出現腦炎的症狀。先是發高燒、嘔吐,繼而頭痛、頸部僵硬,嚴重的會抽筋、嗜睡、昏迷,甚至死亡。症狀最劇烈時通常是在第四天左右,大約有五分之一的病人在五到十天內死亡。如果幸而不死,大概在第七天到第九天熱度會開始退下來,症狀也漸趨緩和。但是倖存者當中有一半到三分之一的人會留下程度不等的各種後遺症。例如:行為異常、性情異常、神智遲滯,或有聽力、語言方面的障礙。
用腰椎穿刺法診斷
夏天來臨了,在這個炎熱的季節裏。萬一發現孩子出現上述症狀,就應該馬上送醫接受一系列的檢查。尤其重要的是要作腰椎穿刺(即抽取腦脊髓液)來檢查,這不只對腦炎、腦膜炎或其它中樞神經疾病的鑑別診斷非常重要,對治
療的方針和預後(註2),更有無比的價值。一般人以為腰椎穿刺(就是俗稱的「抽龍骨水」)會傷害小孩子的身體,讓他們變得虛弱;甚至把以後小孩子身體的不適或是腦炎本身的後遺症都歸罪於「抽龍骨水」,其實,腦脊髓液不過是循
環在中樞神經系統(腦和脊髓)裏的一種液體。就如同血液是循環在體內各器官的液體一樣罷了,它所肩負的責任是運送養分,並作為防止腦脊髓受到外力震動的緩衝液,抽取其中一點作為診斷的依據。只有百利而無一害。若是不作腦脊髓液的檢查,那麼對於中樞神經感染或出血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就很困難了。
預防勝於治療
近年來。由於公共衛生的進步和預防疫苗的普及,日本腦炎的患者已經逐漸減少。但每年仍有零星的病例。為防止此一可怕的疾病再度流行。我們必須積極作好預防工作。由於它特殊的傳染途徑。我們必須徹底撲滅腦炎的中間媒介-蚊子,並加強兒童的預防注射。還有,每年春天剛生下來的小豬都要接種活病毒疫苗,使其體內產生抗體,以免成為腦炎病毒的大本營。至於人體的預防注射則是用死的病毒,每年三~五月接種,先打第一劑,隔兩週打第二劑,隔年再追加第三劑,完成基礎接種後,至少每四年冉追加一次,如此便能達到預防的效果。此外,保持生活環境的整潔,黃昏前後減少孩子在戶外逗留的時間,以免蚊子叮咬,他是非常重要的。
註1:抵抗力較強者。或過去因曾輕微感染使體內產生了抗體而後來再度感染者,都不會發病。
註2:得病後,將來身體復原的情況稱為「預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