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孩子不再恐懼呢?

  孩子的表現畏縮或害羞,除了本身天生氣質的影響之外,成人的態度或對孩子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影響,過份的要求會造成心理上的壓力與恐懼,使孩子逐漸不敢再站在大眾面前或對於事物感到畏縮。這種心理上的因素只要成人留心觀察並給予適切的引導與協助是可以排除的。

要真正的表現不要表演
  有些祖父母或父母,喜歡把孩子當作炫耀的工具,例如︰每當孩子學會說某句話、會唱某一首歌,便急於讓他在親友面前表現一番。若父母經常提出這樣的要求,容易使孩子感到厭煩,無形中也會帶給他壓力而拒絕表現。

  所謂的「表現」,有主動、被動之分。主動的表現,是孩子自發的一種行為,例如︰幫助別人、安慰正在哭泣的小朋友等;被動的表現,則是孩子順應成人的要求所作的行為,例如︰教孩子在眾人面前唱歌、跳舞。成人應該避免將孩子的「表現」拘限於才藝表演的狹義範圍裏,尤其是以成人的立場要求孩子表現符合大人要求的行為。孩子喜歡講故事、喜歡當小哥哥(小姊姊)照顧別的小朋友,不也是一種「表現」的方式嗎?

  孩子與大人一樣,有的內向,有的外向。在孩子的世界裏,同樣包含著所謂「面子」的問題,大人不應過分勉強他表現,要考慮孩子的個性及能力,以免帶給他恐懼、挫折而形成心理負擔。

以了解和鼓勵取代要求
  一個敢而且能夠把自己表現出來的孩子,通常也比較有自信。能適當地表現自己,別人不但可以從中了解你,還可以進一步建立彼此之間的友誼。有了情感的交流,他就會對自己所屬的團體產生歸屬感,並從中獲得自我的肯定,建立自信心;同時也會覺得在團體中很安全,可以做他想做的事,說他想說的話,全心全意地學習,自然進步也比較快。否則,孩子在學習時,大部分的時間只是旁觀而不參與,「光看而不做」無形中使得他練習的機會減少了許多,日後輪到他表現時,就會因為平日的訓練不夠,而導致手足無措,更增加挫折感。這種挫折累積多了,每當他要嘗試新的事物、表現新的行為時,就難免會喚起這些不愉快的經驗,而影響他的表現與學習。因此,父母要接納孩子不敢表現的事實,然後試著去了解他在想些什麼,幫助孩子說出內心的感受。
  1.了解孩子的氣質
   如果孩子天生氣質就是退縮、適應力低、反應強度微弱或是堅持度低的孩子,   表現能力自然較差,那麼,我們不妨採用團體遊戲的方式取代「勉強他去表    現」,讓他在團體中學會表現自己的技巧。
  2.多給孩子鼓勵與肯定
   平時多給孩子表達自己的機會,並多加鼓勵和讚美,慢慢地建立起他的自信心   和勇氣,提高他的學習意願。

  如果是在幼稚園裏,則建議老師要儘量給予每個孩子公平的表現機會,並且適時在大家的面前誇獎他某方面的能力,例如︰孩子原來不會使用剪刀,但是他很用心練習,老師就可以藉此來肯定他,建立他的自信心。此外,老師不可以因為孩子沒有玩伴就去陪伴他,最好運用團體的力量,讓其他的小朋友邀請他一起參加團體活動;或是在孩子第一次主動找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就馬上鼓勵他。在教學上,也可以設計「找好朋友」的單元活動,鼓勵孩子去找尋自己的好朋友。

  孩子剛開始參加團體活動的時候,也許會因為能力和訓練的不足,而顯得有些笨拙。老師不妨鼓勵他,只要他願意參加或表現即可,不要過分地要求他。這樣一來,孩子會發現並沒有人嘲笑他或說他不好,慢慢地,他就不再以身為「旁觀者」而滿足了。

  適當地表現自己,不僅可以使情緒獲得發洩,同時也是幼兒學習社會適應的一種方法。因此,無論在家庭中或是幼稚園裏,我們都應該儘量提供一個沒有壓力、富有安全感的環境,給孩子選擇的自由,然後從觀察孩子的性向和興趣當中,鼓勵他朝著那個方向發展。千萬不要給孩子過多的期望或要求,而當孩子做不到時,就說他「適應力低」、「表現能力不好」。想想看,我們自己不也是很不喜歡壓力的負荷嗎?何況是幼小的孩子呢?

  但是話說回來,儘管「天下無不是父母」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父母需要時常調整不合時代要求的教育方式,卻也不用凡事動輒自我反省而感到自責和氣餒。孩子和大人一樣地有自我和自我價值觀,何不讓他自由地發展呢?

(註)「氣質」是每個人行為方式的客觀評鑑標準,指的是「每一個人一生下來,先天就決定的對內在或外在刺激反應的方式」。九個氣質項目分別是活動量、規避性、趨避性、適應度、反應強度、反應閾、情緒本質、注意力分散度、堅持度。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