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怕生的孩子學習與人互動?

  孩子怕生的表現,有時候是因為先天的個性就傾向於較安靜、較沉穩的特質,父母須先了解自己孩子的個別差異,並在日常生活中,增加並引導孩子與人的接觸,擴展孩子的生活範圍,並累積愉快的社交經驗,會有助於孩子漸漸主動走入人群中。

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累積
在孩子開始與外界接觸時,父母應該怎樣幫助他愉快地接納別人,而不感到害怕或恐懼呢?

1.從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
父母可以帶他多接觸外界,例如到公園去看看來來往往的人。那些人對孩子來說,雖然陌生,卻很和善,不會「逗弄」他、「侵犯」他,孩子比較不會害怕。有機會接觸陌生但和善的人,對孩子會有幫助。若碰到年齡相仿的小孩,就鼓勵他先上前握手,一起玩耍。孩子稍大些,可以鼓勵他邀請鄰居小孩到家中來玩。平時也可以儘量找機會帶孩子出去,鼓勵他跟著我們說︰「叔叔好」、「阿姨好」,並注意在回程時給他口頭上的獎勵。

2.把握客人來家時的機會
父母不必一定要當著孩子和客人的面,勉強孩子稱呼客人或和客人握手。事實上,這並沒有多大的效果。也不要覺得孩子怕生有損自己的面子,而引起情緒上的焦慮和厭煩,這種情緒很容易影響到孩子,使他更不安。如果孩子願意,可以鼓勵他端一小盤水果出去招待客人,同時與客人分享水果,以消除陌生感。

3.利用到朋友家作客的時機
孩子可能會因害怕而緊黏著媽媽,那麼就不妨讓他在身邊,給他一些時間,讓他慢慢習慣後,再去接觸四周的環境。有些客人過分喜歡逗弄孩子,或不經孩子同意就抱他、親他。如果孩子適應力較強,可能不在乎,但怕生的孩子就會覺得被「侵犯」了,而產生害怕的心理。所以,客人來家或出外作客時,父母可以事先告訴孩子,讓他有個心理準備,並告訴親友孩子的情況,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去熟悉環境及對方。

在小家庭裹,父母可以擴大生活範圍,多增加一些家庭式的社交生活,常與親友來往,讓孩子參與,擴大他的接觸範圍,這也能培養孩子應對進退的禮貌,增加孩子的適應能力,使孩子比較不怕生。

4.關心孩子內心的感覺
如果發覺孩子經常怯生生的,與別的孩子不同,父母可以試著安慰他,耐心地問問他為什麼,讓他說出他的感覺,設法了解他的感受,不要勉強他一定要作怎樣的反應。父母在基本態度上,要能容忍孩子的怕生,讓他慢慢去適應,允許他用漸進的方式與陌生人接觸。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小孩的意願,不要太急切地要求孩子。在不受威脅的情況下,大多數的孩子都會逐漸接納新的朋友和事物。

父母可調整自己的管教方式
父母若能注意自己的管教方式,也能對孩子的怕生情況有所幫助,平日可以嘗試下列幾種做法︰

1.鼓勵孩子去學習新的事物。多學會一些遊戲技能、應對技巧,可以增加他的應變能力,進於建立自信。

2.改變對孩子的態度。如果孩子以「害怕」作為一種自我防衛的形式,父母不要只是挑剔、責罵,要讓孩子有機會培養獨立自主和應付環境的能力;不要讓孩子做超越他能力的事,做不好反而會缺乏自信或產生自卑感。

3.用「再制約」的過程消除孩子的害怕。也就是把過去令孩子比較痛苦的情境和可以令他快樂的經驗結合在一起,消除他的害怕。例如︰他害怕陌生人,但是陌生人如果能以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跟他講話,一起做遊戲或送他一點小禮物,那麼孩子就會把這些快樂的經驗跟陌生人連在一起,而不再怕生。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