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愛哭的孩子呢?

大寶很愛哭。妹妹搶他的玩具,他哭;嗓門大點兒責罵他,他淚眼汪汪躲在一旁;外出時不讓他跟隨,他也咧著嘴、含著淚。

「哭」是人類特有的行為表現,它是一種訊息、一種溝通與表達的方式。孩子愛用哭來表達他的情緒,可能是一種習慣,或者他不知道如何處理面臨的問題,就以最原始的方式表達。成人可先了解孩子哭的原因,再引導孩子嘗試不同的解決方法,讓孩子能漸漸的學習以較為成熟、理性的方式處理自己的情緒。

哭代表什麼?
「哭」的內容包羅萬象,從肚子餓的哭到裝模作樣的哭,千變萬化。嬰幼兒經常運用這種方式,和外界打交道。一般說來,「幼兒的哭」在生理上代表飢餓、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病痛、身體不舒服等;在心理上,代表委屈、挫折、害怕、悲傷、不滿、懺悔、發洩、要求、需要關心及注意等。

案例中大寶的哭,正代表著委屈、挫折、要求與不舒服等。通常,造成孩子經常性哭泣的因素,可能是︰
1.大人過分溺愛
當孩子為了不合理的要求無法獲得滿足而哭泣時,大人就滿足他的要求,久而久之,「哭」變成孩子要挾大人的武器,成為一種習慣。

2.孩子本身缺乏信心,依賴性重
這樣的孩子大多比較內向、膽小,不太敢表現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差,遇到事情往往不知所措,只好藉著「哭」來表達、博取別人的同情。面對這樣的孩子,該怎麼辦呢?

培養孩子正確表達與溝通的能力
「哭」本身並無好壞、對錯之分。大寶經常淚眼汪汪地,意味著他在氣質上是屬於比較退縮的孩子,並且誤用了「哭」,所以,重點在於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表達與溝通的方式和習慣。給您的建議是︰

1.先評估大寶的天生氣質(註),了解他的氣質特性後,再因材施教。
2.找出大寶大多在什麼情況下哭,再教導他如何應付這些情況。
3.弄清楚大寶哭的情況,教導他如何用語言將心中的委屈、不高興說出來,讓他了解「哭」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4.父母要以開朗的管教態度,多和大寶談論各種問題,尊重他的意見;要善用鼓勵和獎賞,最好不要用吼叫、打罵的方式,也不要孩子一哭,就給他好處。
5.要多注意孩子身體的健康。是否孩子是因為身體上出現說不出原因的不舒服狀態了。
6.培養大寶積極、明朗的個性。例如︰送他上幼兒園,讓他有年齡相近的玩伴、有結交朋友的機會,讓群體生活幫助他建立社會化的行為,同時也可以在與同伴的相處中找到正確的模仿對象、豐富生活經驗。幼兒園是個很好的訓練場所,大寶已經四歲半,可以上幼兒園了。
7.找出孩子容易做好、做成功的事,讓孩子做,以培養其成就感和自信心,進而在面對事情時不再膽怯。例如︰找一些簡單的家事請他幫忙,使他覺得他很「大」了,能受到父母的尊重,就不好意思再為小事哭了。
8.用故事或玩偶來引導孩子,把孩子愛哭的情況編入故事或劇中,讓孩子在觀賞之餘也想想︰咦?我是不是也很愛哭呢?

如果孩子常因細故而哭,當時不妨佯裝不知,不去理會,不強化他這種行為;而當他有良好的表現時,則適時地讚美他、鼓勵他;漸漸地,讓他知道「哭」並不是解決問題、達成目的的方法。

父母應該把握住機會,訓練孩子自己解決困難的能力。舉例來說,當孩子哭泣時,以關懷的口吻問他︰「遇到困難,光是哭能不能解決呢?」「既然不能解決,聰明的孩子就要用腦筋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剛開始,最好提供他一個可行的辦法,例如︰「妹妹搶你的玩具,而你又很想玩,你可以找一個妹妹平常很喜歡的玩具,和她商量、交換啊﹗」這樣慢慢地開導、訓練他,孩子學會如何去解決問題,就不會再那麼愛哭了。

父母需注意事項
1.平常我們都認為,孩子哭多半是受了委屈,因此我們哄他、同情他,甚至滿足他不合理的要求;但事實未必如此,應該探討孩子哭的原因,再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2.當你不答應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時,應該跟他講述理由。孩子到了四、五歲上幼稚園的階段,就已經能夠了解大人的話語了。
3.人的情緒有時候很難控制,大人情緒不好時,容易在無意中把孩子吼哭了,如果是這樣,事後應該鼓起勇氣,向孩子坦承錯誤並道歉。

孩子經常淚眼汪汪的,如果不及早找出原因所在,對症下藥,日後可能造成孩子逃避現實、遇事退縮的習性。因此,如果家中有這樣的孩子,父母與幼兒園雙方要互相協調、共同研究,來幫助孩子。

(註)氣質是每個人行為方式的客觀評鑑標準。在臺大醫院徐澄清醫師編寫的『因材施教』一書中,氣質指的是「每一個人一生下來,先天就決定對內在或外在刺激反應的方式。」也就是由遺傳而來的一種行為方式。九個氣質項目分別是︰活動量、規律性、趨避性、適應度、反應強度、反應閾、情緒本質、注意力分散度、堅持度。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