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爸媽怎會教出截然不同的孩子呢?

  「我有兩個孩子,老大內向、安靜、愛看書;老二外向、急躁、喜歡人陪著玩…。」媽媽們往往會發覺,從懷孕期開始,孩子在肚子裏的胎動情形及自己的生理反應都不同。等到孩子出生以後,每個孩子更有其獨特的規律或反應,有的餓了就大哭,有的則小聲啼哭。這些先天的差異,再加上後天環境的影響,使每個孩子都顯得不同。

  造成孩子差異性及獨特個性的原因,大致可以分成內在因素及外在因素兩種。

內在因素
  指的是遺傳因素,包括了身體形質遺傳(如︰身高、容貌、體型等)、心理形質遺傳(如︰普通才能、特殊才能)、疾病形質遺傳(如︰顯性、隱性及伴性遺傳)等。

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有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及社會文化環境三方面。這其中又以家庭環境對學前幼兒的影響最大,它包括以下幾方面︰
  1.早期經驗
   其中包括了嬰幼期的飢餓挫折、感官刺激、親情撫摸、母愛滋潤及心理需求等   經驗。如果這些早期經驗得到滿足,會有助於嬰幼兒安全感的建立,逐漸養成   自信、樂觀等性格。
  2.家庭人倫關係
   家中夫婦、手足、親子關係若是良好,孩子較有安全及安適的感覺。反之,則   易使孩子情緒不穩、缺乏安全感、具攻擊性等。
  3.父母管教的態度
   父母管教的方式會影響孩子的行為模式。另外,父母不一致的管教態度也會使   孩子無所適從,無法建立明確的行為準則。
  4.父母的人格
   父母是嬰兒模仿、認同的對象,父母的行為模式自然會影響孩子。父母若較溫   和,孩子的行為表現也較溫和;父母若較暴躁,孩子的行為反應也會傾向暴    躁。
  5.父母對孩子的期望
   若孩子的能力符合父母的期望,父母對孩子學習的結果較能接納時,則孩子的   自我接納、成就動機、創造力及學習能力也會相對提高。

  另外,懷孕期多注意身體健康、常看書或聽音樂、保持愉快的心情等,對孩子個性的養成也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由於以上因素的影響,使得孩子的發展及表現各有不同,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伶牙俐齒、有的內向木訥;有的活潑大方、有的畏縮羞澀;有的積極好動、有的安靜沈思;各有各的特質和長處的原故了。

  了解了上述這些必然存在的差異性及獨特性之後,父母不妨留心觀察自己的孩子,了解他們具有哪些特質及長處。也就是說,真正了解每個孩子個別的能力和興趣,進而接納他們,才能以正確的態度來教養孩子。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