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依賴呢?

  眼見孩子奮力挺直了胖嘟嘟的小身子,跨出他人生的第一步時,雖然只是小小的寸步,父母心中是多麼地驕傲﹗而後,孩子興趣盎然地自己穿鞋,卻左、右腳不分;自己吃飯,卻吃得滿身、滿桌;搖搖擺擺地走不了幾步,卻仍勇氣十足地繼續努力走著…。這一切,看在父母的眼裡,是多麼地珍貴啊﹗那段溫馨的記憶彷彿仍在昨日,卻想不到,長大了的孩子變得不再願意嘗試,無論吃飯、穿衣、穿鞋…,他都要依賴別人幫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依賴是孩子成長的過程
本來,孩子脫離母體後,只是個稚嫩無助的生命,沒有任何行為能力,他必須依賴父母的照顧和幫忙;而父母基於關愛、保護子女的心理,往往盡其所能地滿足孩子的需要,甚至生活起居的一切瑣事都由父母代勞。長此以往,孩子自然養成了凡事依賴父母的習慣。

其實,依賴並不完全是不好的事情,仔細分析起來,「依賴」可以分兩方面來看︰
1.工具性的依賴
這種依賴是指孩子受到能力上的限制,有些事情他自己不能做,需要別人的幫助,這時候,父母就該提供適當的協助。譬如,東西放得很高,孩子必須靠父母幫忙,才拿得到。

2.情感上的依賴
以生態學的觀點來看,這是一種為生存而建立的感情。孩子在嬰兒時期沒有獨立的能力,他的生存完全要依賴母親來幫忙,因此,孩子在出生六個月至十二個月之間,和母親建立了親密的依賴關係。很多心理學家認為,這個時期的孩子以母親為安全堡壘,獨得充分的安全感,不再畏懼外在環境的陌生而樂意探索,這對日後孩子的人際關係發展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影響很大。

依賴是另一種愛的呼喚
現代的父母忙於工作,很可能沒有時間參與孩子的遊戲和學習,當然就無法和孩子一起分憂、分享、分樂,造成孩子「沒人陪我」的強烈感覺,往往就藉著「不肯自己做」來引起注意。如果父母能多付出一些關心和了解,滿足孩子對感情的需求,情況自然會慢慢改善。

因此,對孩子依賴行為程度的判定,應該是根據孩子的年齡、當時的情形、環境和孩子的心理狀態等因素綜合考慮。如果孩子的依賴只是對感情的需要,譬如︰幼小的孩子在遊戲進行中,常會拋下同伴,回來跟母親撒嬌,這是因為幼小的孩子不能長時間離開母親,需要隨時充電;另外,早上媽媽要上班了,孩子卻不肯自己穿衣服、洗臉……,一定要媽媽幫忙,這些情況,可能只是孩子希望讓媽媽多陪他一段時間的一種表示而已。

如果孩子太偷懶或過於依賴怎麼辦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萬一有了依賴的表現,父母不妨仔細觀察、了解,如果孩子不是工具和情感上的需要,而是懶得自己做,只想坐享其成,或是過度的依賴,那麼,父母不妨採取以下作法︰
1.自然的懲罰
利用事件讓孩子體會出,唯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心中所渴求的。譬如︰帶孩子外出買玩具,父母在衡量孩子的能力後,可以和孩子約定,必須自己走路到玩具店,如果孩子半途又要父母抱,那就帶他回家,不買玩具了。這樣的結果,就是一種自然的懲罰。
  
2.行為改變技術
孩子一旦養成了依賴的習慣,就很不容易修正,必須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把那些形成行為的因素去掉,再有系統地加強培養好的獨立行為。譬如︰因為父母的過分照顧,造成孩子的依賴,那麼,就調整父母的照顧方式,給孩子有自己動手的機會,逐漸學習自立、自助。

那麼,似乎只要滿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改變父母的照顧方式、糾正孩子的行為表現,孩子就會不再依賴、能夠自助了。事實上,「不依賴」只是消極的表現,「獨立、自助」才是積極的行為,兩者之間在層次上是不同的。因此,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獨立、自助的習慣呢?

以寬容的心陪孩子嘗試
根據人類的行為發展過程,獨立、自助的需求是天生的本能。當孩子脫離幼稚期,行為能力逐漸發展成熟時,孩子慢慢會表現出獨立的傾向。父母如果能配合這個傾向,積極地多方引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相信一定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過,在積極引導孩子自助之前,我們先得培養本身的耐心--耐心等待孩子成長、包容孩子成長過程的缺失。想想看,我們小時候,不也是經過嘗試、努力突破錯誤的階段嗎?

因此,當孩子在練習自己吃飯、穿衣時,如果是動作的成熟度不夠,而弄髒了餐桌、扯壞了釦子,我們要有耐心等待孩子進步、長大,要能接受他這些成長過程所帶來的不便;當孩子努力嘗試,卻仍然把衣服穿反了,穿鞋不分左、右腳,我們要能容忍這些小缺點,千萬不要以成人的行為能力來要求孩子。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