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肯吃藥、打針,怎麼辦?

  孩子怕上醫院,怕打針、吃藥是很平常的事。平時讓孩子對醫院、醫護人員保持正確的觀感,在就醫前先做好心理準備,這些都是讓孩子在面對吃藥、打針時,不過度恐懼的辦法。

孩子害怕進醫院的可能原因
  1.對醫院這個陌生的地方感覺害怕。生病本來就已經很不舒服了,到了醫院又要   讓陌生人(醫生、護士、助手)量體溫、量身高、體重、診察、治療,在沒有   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很容易產生恐懼感。
  2.孩子以前看病,「打針很痛」的印象非常深刻,看到醫院不免就記起了以前痛   苦的經驗。
  3.孩子看完病後,接著帶回家的大都是「苦藥」,而父母因為心焦,每到吃藥    時,可能一反平日溫和的態度,硬逼著他吃藥。
  4.孩子到了醫院,本來可能不覺得怎麼樣,因為看到其他的孩子哭,也感染了害   怕的情緒。

平時就該下功夫
  小孩生病是難免的,有了病,就得去醫院。要減輕孩子上醫院的恐懼,父母、醫生和有關人員,不妨從下列這幾方面著手︰
  1.不以上醫院當作是一種懲罰
   父母平時絕對要避免以「不乖就帶你去看醫生、去打針」作為恐嚇。如果孩子   在平時就誤解治療的意義,生病時就更不會合作了。
  2.陪孩子玩扮演遊戲
   父母為孩子準備玩具時,可以準備一些扮演醫生的玩具,例如︰聽診器、體溫   表等,和孩子玩扮家家酒,讓孩子扮演醫生、護士或是假裝生病,對他們是很   重要的;在這種扮演遊戲中,孩子對於自己無法控制的情況,會獲得一些概念   與了解,以後不管是去看醫生或者必須住院時,他們會比較容易接受。

   平日孩子和同伴在玩「扮醫生」的遊戲時,父母不妨在一旁觀察或聽聽他們的   談話,適時地提供一些建議。也可以和孩子輪流扮演病人,讓孩子分別體會當   醫生與當病人的不同。同時,給孩子一個學習的機會,了解醫生與病人之間的   關係,學習關懷和幫助別人;同情別人的痛苦,並藉以抒解自己的情緒。

  3.讓孩子知道醫院有不同的功能
   定期帶孩子去做健康檢查,一方面可以知道孩子的健康狀況,另一方面可以讓   孩子有機會了解醫護人員並不只是給藥、打針的可怕人物。當孩子兩歲左右,   就可以向他解說量身高、體重或聽診的目的,是在幫助大人知道孩子長得好不   好。

就醫時的準備
  1.讓孩子了解看診會發生的情況
   父母帶孩子去看醫生或到醫院之前,可以把將要發生的情況,詳細地告訴孩    子,說一說醫院與家裏或普通地方不同之處,例如︰「我們要在候診室裏坐著   等一會兒」、「你可能要脫掉衣服」、「護士阿姨要量你的體溫」、「那裏的   人都穿著白色的衣服」等。如果孩子知道將要發生什麼事,有一些心理準備,   就比較容易把對自己父母的信任感,轉移到即將照顧他的醫生、護士身上。
  2.慎選醫院也尊重醫生專業
   父母帶孩子去看病時,不要每次都要求醫生為孩子打針。在診斷時,有些父母   常會干涉醫生的處理方式,一定要他為孩子打針。其實,有些病不需要打針,   光吃藥就足夠了。可是由於有些家長的觀念偏差,使孩子受了很多皮肉之苦。   另一方面,家長也要慎選好的醫師,不要找動不動就要打幾針的醫院。

  3.幫孩子克服打針的恐懼
   如果確實需要打針,父母要抓好孩子的手腳。一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告訴他    「不要動,只要痛一下就好」。不要禁止孩子哭,也不要騙他說「不會痛」或   「不是打針」。打完針後,要把他抱起來撫慰一番。

醫院也該打扮打扮
  1.硬體的裝潢盡量輕鬆可愛
   醫院的裝飾和布置要儘量避免太單調,在色彩和變化上多用心注意。牆壁上可   以貼一些卡通人物、漫畫或娃娃的照片,候診室裡也可以放一些玩具,或養一   些熱帶魚、小鳥等,都是很可行的方法,孩子在親切的環境中,自然就會鬆弛   緊張的情緒。此外,候診室和診療室之間最好有一道門,使候診的孩子看不到   診療室內的情形,聽不到裏面的聲音,以免影響孩子的情緒。

  2.選擇態度親切的醫療人員
   醫生、護士和助手們,要以親切和同情的態度,細心照顧來就醫的孩子。醫    生、護士雖忙,如果在診療孩子時,先以和悅的表情和溫和的語調,與孩子閒   聊他喜歡的卡通影片、動物園、兒童樂園等,或把打針完畢廢棄的塑膠針筒消   過毒後,給他當玩具,等他心情輕鬆以後,再開始診療,一定能多少緩和孩子   的緊張和恐懼。

苦口良藥細心餵
  在藥物方面,最好請醫生配糖漿,孩子比較容易接受。如果必須要吃藥粉,而孩子又不肯吃的話,父母可以改變一下餵藥的方式,例如︰把藥粉放在湯匙裏,加入糖水沖淡苦味(加入的水最好不要超過15c•c•);也可以把藥粉放入膠囊中或以糯米紙包藥,給孩子吞食。藥量太大時,藥可以分成兩三次,不要一次全灌下去。採用長效的藥,每十二個鐘頭吃一次藥,一天只要吃兩次,也可以減少餵他吃藥的困擾。

  病童一般而言食慾都比較差,所以,不宜將藥放在大量的牛奶中用奶瓶餵;用茶匙或滴管,比較理想。

  餵藥前不要讓孩子吃得太飽,小一點的孩子最好吃完藥再吃奶,否則容易造成嘔吐,使孩子害怕。

  餵藥時,母親最好把孩子抱在懷裏,使孩子上身稍向後斜。但頭不可後仰,以免灌入氣管。母親也不要緊抓著孩子,抓得越緊,只會使孩子更害怕、掙扎。說話的語氣最好能像在餵一般的食品一樣。

  運用上述方式後,或許還是會有少部分的孩子吵鬧著不肯看醫生、吃藥或打針,這些小孩可能是天生氣質上屬於趨避性極端「避」,適應度極端「低」,反應閾極端「低」,且堅持度極「強」的孩子(註)。要解除這些孩子對醫療的恐懼,可能就需要行為治療的循序漸進和相互抑制兩種方法的配合了。(這兩種方法的詳細情形,有興趣的讀者請參閱徐澄清口述、徐梅屏撰文的「因材施教」一書。)

(註)孩子對新的人或物、新的情況或食物,「第一次」見到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是「接觸」或是「退縮」的態度,稱作「趨避性」。對新環境、新的人或事物適應的快慢程度,稱作「適應度」。引起小孩某種反應所需要的刺激量,即是「反應閾」。例如︰有些小孩在黑屋子裡睡覺,只要拉開窗簾,透進一絲光亮,他立刻就驚醒,這就表示他視覺的反應閾特別低。小孩正在做或者正想做某件事,卻遭到外來的阻礙時,克服這個阻礙並持續下去的程度是如何,就是「堅持度」。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