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愛惜東西,怎麼辦?

小文是家裏的獨生子,平日要什麼有什麼。玩具壞了,姑姑說︰「壞了就丟掉,明天再買一個更好的。」故事書舊了,爺爺說︰「丟在路邊讓要的人拿去好了。」可是媽媽希望小文能夠學會愛惜東西,玩具壞了可以修理,故事書舊了,還是可以再用,如果都任意丟棄,那一生中要多少東西才能滿足他呢?

小文是家裏的獨生子,平日要什麼有什麼。玩具壞了,姑姑說︰「壞了就丟掉,明天再買一個更好的。」故事書舊了,爺爺說︰「丟在路邊讓要的人拿去好了。」可是媽媽希望小文能夠學會愛惜東西,玩具壞了可以修理,故事書舊了,還是可以再用,如果都任意丟棄,那一生中要多少東西才能滿足他呢?

惜物的習慣,需要且必要

現代經濟發展急遽,無論工業、商業,重點都是放在增加生產、促進消費上。為了迎合大眾的需要,「用完後丟掉」的便利更是促銷的一個重點。對孩子們而言,他們所接觸的環境裡,到處都是隨手可得的便利,「愛惜東西的心」對他們似乎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名詞;對家長而言,只要孩子活潑、健康,那麼我們能夠給孩子吃最好的、用最好的,不去強迫他們接受不喜歡的事物,也就沒有什麼不應該的;為什麼要培養孩子愛惜東西的心呢?一定要培養嗎?

拋開在目前普遍性能源短缺的情況下,「愛惜東西」是一種好的節約習慣不談,培養「愛惜東西的心」對孩子來講,不但需要,而且有必要。怎麼說呢?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會在這個社會上自立更生、求生存,我們做父母的,誰也不願意自己的子女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樣,接受不了社會的種種考驗。那麼,我們最好讓孩子從小養成不隨意浪費的美德,讓他這種「用物存乎一心」的習慣,進一步發展成一顆懂得珍惜、懂得感謝的心,作為他將來為人處世的基石。

一個案例舉例說明

小傑邀小文到家裡來玩。小文是個挑食的孩子,只要不合胃口,甚至會把才咬了一口的餅乾扔掉。小傑問媽媽,他可不可以也把咬一口的餅乾丟掉。處理這個問題時,下列幾個一連串的教導原則可供大家參考︰

1.將小傑拉到身邊(叫小文同來更好),對他說︰「你要把餅乾吃完,或是要像小文一樣,把餅乾丟掉?」--不強迫他唯命是從,讓他能運用自由意志。

2.「不過,如果你丟掉它,我想做餅乾的伯伯心裏一定會很難過,他辛辛苦苦做出來好吃的餅乾給小孩吃,小孩卻扔掉不吃。爸爸也會很難過,因為他努力賺錢才能買餅乾給你吃啊﹗」--消極地引導他去看重別人。

3.「小螞蟻最會愛惜東西了,你看,一小丁點的餅乾渣牠們都要抬回家保存起來。你願不願意學愛惜東西的小螞蟻呢?」--積極地引導他看重食物、愛惜食物。

4.「如果你快快樂樂地把餅乾吃完,媽媽最高興了,你也會長得更健康喲﹗」--坦白表達母親的感受。因為孩子多半很看重母親的想法及感覺。

這四段話所帶出的教導原則,將會使孩子較樂於接受愛惜食物的觀念。

從實際生活中培養

與其對年幼的孩子說︰「不要浪費」、「這樣太可惜」或「要節約」的大道理,還不如讓孩子從實際生活中來培養這種情操。因此,做父母的應該要有下列幾點認識︰

1.以身作則,提供孩子一個儉樸的生活環境

一般說來,現代家庭的經濟能力改善得很快,而且因為子女人數少,父母對孩子也特別寵愛,在衣食住行各方面不免會比較講究。然而,如果孩子從小生活的就是奢華的環境,那麼,他可能會覺得儉樸是一種可恥或不好的習慣。所以,無論經濟環境有多好,我們都應該以身作則,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養成不浪費的習慣。

例如︰在吃的方面,不要一次給孩子太多的東西,也不要因為孩子愛吃什麼,就儘量滿足他。因為孩子還不懂事,只要他喜歡吃的,他就會儘量地要,而且他並不知道自己能夠吃多少,到時候剩下一大半,他就吃不下、不吃了,當然很容易邊吃邊玩邊浪費了。

在玩具方面,孩子常常會要求父母買跟別人一樣的玩具給他,父母也會因為玩具的價格便宜,便不加思索地購買。要求的東西是這麼容易得來,教孩子如何懂得珍惜呢?挑選對孩子有益的玩具固然重要,父母也應該了解「該買的買,不該買的不買」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

在日常生活方面,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實踐節儉的行為,例如︰教他隨手關燈、關水;請他幫忙把沒有人看的電視關掉等,自然而然地養成愛惜物力的習慣。

2.和孩子討論「愛惜」的方式

除了以身作則之外,父母還可以用討論的方式,引導孩子養成不浪費的習慣。例如︰在食物方面,父母可以用「先吃一片看看,要吃再拿,不要咬一口就丟掉」的勸導方式來表達我們「在乎」這件事。不要過分呵護孩子,讓他養成「我不吃的,媽媽會吃」的態度。也可以和孩子討論「使用東西時,要怎樣愛惜」。例如︰不要太用力拉、輕輕放下等。和孩子討論如何為屬於他的東西做記號,同時,讓孩子參與準備工作,讓他知道什麼樣的東西是屬於他的,這樣就比較不會遺失東西,即使遺失了,也容易辨認、找回來。

3.培養孩子妥善保存物品的習慣

平常教孩子養成收拾、整理、物歸原位、妥善保存東西等小習慣,也可以避免浪費。不要以為「反正那個東西便宜,丟了再買就好了」,如果孩子養成保存東西的習慣,不但東西不容易丟失,也不至於凡物都要再買,變得浪費了。父母不妨替孩子準備一個存物箱,專門放他自己的「寶貝」,這樣將更有助於他養成這種好習慣。

4.培養孩子動手操作、利用廢物的習慣

孩子很容易從父母那兒學得「不要的東西就丟掉」的作法。其實,如果我們花點兒心思教,孩子就會發現廢物其實還有很多用途。例如︰裝汽水的空罐子可以用來種花、養蝌蚪;舊報紙可摺疊成玩具等。訓練孩子動腦筋「化腐朽為神奇」,不僅能培養孩子愛惜東西、充分利用東西的習慣,同時還有助於創作、思考能力的發展。如果玩具或用品壞了,我們也可以鼓勵孩子自己修理,這也是培養孩子惜物習慣的作法。為了孩子,父母多花點時間、精力絕對是值得的。如果父母自己也不會操作,可以參考有關的書籍。

在這裏要特別提醒父母的是,不要因為忙,就用「給你錢,用買的好了」來打發孩子。因為錢雖然能買到所需的東西,也較省事,但對孩子而言,卻是一個「伸手就可要到錢」、「金錢萬能」的不良教育。

5.可以主動的、偶爾為孩子買點東西當作獎勵

對孩子最好避免「有求必應」或「息事寧人」的態度。我們可以在獎勵孩子的情況下,主動地帶些小玩意兒、小點心回家「獎勵」給他。如此,孩子不但會覺得很光榮,有榮譽感,對得來的東西也會好好地珍惜。

很多習慣都是孩子從父母那兒學來的。如果父母本身很在意孩子有沒有愛惜東西的心,那麼,父母自然而然就是孩子學習的一個好榜樣。如果父母自己並不在意的話,孩子當然容易養成對凡事都掉以輕心的態度。培養愛惜東西的心實在是一種父母和孩子可以共同實踐的生活態度。

孩子是我們的影子和鏡子,我們想要他「怎樣」,我們自己就必須「怎樣」。「身教重於言教」,這是鐵一般的事實。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