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孩學數學

數字、數量、形狀、時間,都是數學的概念,孩子最初的數學體驗,就是從生活中點滴累積出來的。其實,不需等到學校老師刻意的教學,爸媽就可以利用許多生活中實際的例子,引導孩子學習數學。

孩子對探索新事物總有著無比的好奇心與熱情,這正是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我們的生活環境,就是孩子的大教室,許多看似嚴肅的學科知識,都藏在生活的片段中。比方說,我們日常生活常用到的時間、數字、數量、形狀等等,都是數學的概念;而孩子最初的數學體驗,就是從生活中點滴累積出來的。其實,不需等到學校老師刻意的教學,爸媽就可以利用許多生活中實際的例子,引導孩子學習數學。

數數
數數是學數學的第一課,由於「1、2、3……」這樣的數字順序從小就常出現在孩子的生活中,許多孩子都能不加思索地琅琅上口。當孩子能夠從1數到10、1數到20……這樣進步時,自己會覺得很有成就感,也喜歡獻寶似的念給大人聽。不過,會照順序念數字雖然也是數數,但只是數數的第一步而已呢!因為會「念」數字,不等於懂得數目的意義。孩子會念數字後,爸媽可以用實物來教他真正的數數,例如,把五個蘋果放在桌上,拉著孩子的手,指一個蘋果數一下,然後讓孩子自己練習一邊指一邊數「1、2、3…」,別忘了提醒孩子每個蘋果都要數到,而且只能數一次!可以常換不同的物品讓孩子數,孩子才不會失去興趣。等到熟練後,才慢慢增加數目。另外,關於數數,爸媽可以教孩子念包含數字的童謠,例如「星期一猴子穿新衣、星期二猴子肚子餓……」,教孩子邊唸邊模仿猴子的樣子,那會更好玩呢!

形狀
不論在家或是出門在外,都是教孩子認識形狀的好機會。最初當然先從簡單的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開始,找一些孩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當例子,例如,橘子是圓形、三明治是三角形……盡可能多找幾個形狀相同的異類物品擺在一起,讓孩子辨識它們的相同特質,了解它們雖然是不同的東西,但都是相同形狀。當孩子能夠辨認基本形狀後,爸媽可以更進一步的教孩子認識六角形、圓柱形、菱形、金字塔形等形狀。還可以玩有趣的遊戲,例如和孩子比賽,看誰在家中找出最多三角形的東西,孩子會玩得很起勁喔!

比較概念
漸漸的,孩子可以學習大小、高低、長短等比較的概念囉!孩子還沒有抽象思考的能力,所以學習比較必須由具像物開始。例如,學習長短的比較時,爸媽可以利用兩個長相相同但長短不同的物品,邊指邊說:「這個XX 比較長」、「這個 XX 比較短」,讓孩子用眼睛去感覺「長」和「短」的不同。然後多找幾對不同的東西,維持孩子的興趣,同時讓他知道,即使是不同的東西,長的還是叫「長」、短的還是叫「短」喔!提醒爸媽,開始時盡量選擇長短差異較大、而且是除了長短以外其餘特質都相同的物品,孩子會比較容易理解。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只要爸媽多用些心思,放慢生活的腳步,在每一個可能的情境中引導孩子學習,孩子所獲得的,會大大超過你的想像呢!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