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忌諱談論「死亡」嗎?對於孩子關於「死亡」的問題,您都是如何面對的呢?一般總認為孩子並沒有死亡的概念,不能理解死亡的意義,其實,孩子比我們想像的更具有彈性和應變力...
在電視新聞報導中,常常可見因天災人禍、或意外災害之因素,痛失親人的孤兒寡母,痛哭成一團,令人鼻酸。其實不是只有電視新聞報導裡的人會遇到死亡,每一個人都會面臨死亡的問題,然而很多中國人因為「忌諱」的關係,所以不喜歡談論死亡,甚至連「死」(或四的相似音)在逢年過節時,都不可說出嘴。也有因為孔夫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於是一般的知識份子也不屑談論,於是往往死亡突然來臨時,便措手不及。不過隨著西方文化的引進,國人對死亡的觀念也漸漸開放,坊間開始有探討生死學的書籍,學校也有相關的選修課程教授。然而對於如何與正值童年或青春期的就學年齡兒童談死亡,還是不多見。因為傳統上一般總認為小孩並沒有死亡的概念,不能理解死亡的意義,以及不能處理死亡的痛苦。
其實這觀念需要修正,事實上,小孩比我們想像中更具有彈性和應變力,能接受死亡的訊息。小孩不僅對其所愛的人之死亡會悲傷難過,更有著與成人相似的情緒反應過程,震驚、逃避、哭泣、絕望、接受事實與恢復。
與小孩子談死亡不需刻意,作家長的可以
利用機會教育。例如遇到老一輩的遠親去世,或是小孩子所飼養的心愛寵物死亡,做為話題。以真誠、直接的方式與孩子對談、回答他們所問的問題。同時讓孩子知道,每一個人、生物都將會死亡,並且死亡是無法預測與避免的。並讓小孩宣洩情緒與自身感受,藉由肢體動作或言語的表達,並給予適當的安撫。
然而對家長最困難的問題是,與孩子談死亡時,要談什麼?很多家長並沒有宗教哲學的修養,以致於自己也不知道死亡的意義。加上目前我們的學校教育系統,也沒有納入宗教人生哲學。例如:「人類怎麼來?」教科書上標準的答案就只有「猴子變來的」《進化論》的說法,而把「是上帝所造的」《創造論》丟在一旁。而在西方通常《進化論》與《創造論》都會教授,而他們因著重視宗教人生哲學,所以與孩子談與死亡就較容易有切入點。
既然學校教育中這方面的教導還很缺乏,對於死亡的教導只有落在作家長的身上。親愛的家長們,即使工作再怎樣忙碌,撥時間好好深思自己的宗教人生觀為何,再與孩子好好來論死亡,是需要趁早的!
文章來源:
陳小小專欄--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