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這不一樣~小寶寶的分類概念

分門別類的概念是寶寶邏輯思考、數學推理、新概念形成等重要能力發展的基礎,父母可以在生活中提供各種機會,讓孩子自然地建構分類能力!

當年幼的嬰兒睜大眼睛觀看周圍,他們究竟看到了什麼呢?那個小腦袋裡面,可不像過去人們所認定的單純而空白!近年來心理學或認知科學等領域的專家,甚至開始將嬰兒的大腦比擬為一部「超級電腦」,這部電腦出廠的時候,已經內建了許多關於世界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隨著經驗自動調整和重建認知系統。然而,一歲以前的寶寶大多還不會講話,也還沒有辦法動手將事物分類,如何得知他的想法呢?

心理學家通常運用「偏好注視」或「習慣化」的方法來做研究:由於嬰兒天生喜歡注視新奇事物,當出現一個刺激時,他們會張大眼睛很有興趣地看著,連續呈現幾個相同或相似的刺激後,慢慢就顯得無聊、不耐,意味著嬰兒已經習慣了這一類刺激,等一個完全不同的刺激出現,才會再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以這樣的方式,我們將已被界定為同一種類的事物,連續呈現在嬰兒眼前,再呈現另一個不同種類的事物;如果嬰兒能重新產生興趣,我們就推論他知道這兩者是不同種類的東西。
  
由淺入深,認識概念
當一個寶寶剛出生不久,還是個二十公分之外就霧茫茫的大近視時,就有喜歡注視的傾向;研究發現,新生兒喜歡高度對比的圖案和簡單幾何圖形。嬰兒會主動尋找外界視覺刺激,縱使看不清楚整個物體,藉由物體的邊緣或外角特徵,可逐漸認識物體的輪廓和細節。就好像我們成年人學習外語,通常都是以簡單的字彙句型為基礎,進而學習複雜文句一樣的道理。

他們一開始藉著知覺上的不同來分類,慢慢學會用概念來分類。三個月左右的嬰兒便能分辨基本的形狀,從簡單、對稱的形狀,逐漸進階到複雜、不對稱的形狀;而四個月左右的嬰兒,可以區分紅、藍、綠、黃四大類的顏色色調。

小小頭腦,大大精明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嬰兒會不斷地進行同化和適應的工作,修正腦中的抽象原則,逐步建立完整的概念系統。例如,有好幾個三角形,大小、高矮或偏左偏右等不同,他們可以分析這些三角形當中共有的特徵,整理出一套界定三角形的原則;依照這套原則詮釋後來遇到的新三角形,稱做「同化」,而依據新的三角形來調整內在的判斷原則,稱做「適應」。這樣從環境中抽取各類物體的特徵,分析其中的典型和非典型,在一歲之前所具備的類別概念,就已經非常近似成年人的類別概念了。

整體而言,嬰兒在第一年當中,除了學會分辨形狀、大小、顏色、線條方向、動作形態之外,還可以分辨動物(無論是填充玩具或真實的)和非動物、臉部表情,瞭解汽車、廚房用具、家具和植物等領域。在這些主要類別之下的次分類,如狗和鳥這兩種不同習性的生物,至少要等到十一個月以後才有可能區分,其他領域的次分類要更晚才會形成。

這些概念的建立與環境也有相當大的關係,例如出生在鄉村的嬰孩,可能認識農具和植物較早也較多,而生長在城市的嬰孩則可能對玩具、汽車有更清楚的類別概念。其實也正因如此,所學到的概念才可能隨著經驗再調整,並應用在未來的生活當中。身為父母的我們,大可不必急著將各種所謂認知玩具或圖卡呈現在嬰兒面前。只要每天撥些空閒,引導他觀察大人的生活作息,這台超級電腦自然會學到所有該學習的知識!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