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一樣嘛!~學步兒的分類概念

一歲的艾伶似乎知道「大人」跟「小孩」是不同類的「東西」,每當哥哥出現,她馬上就露出愉悅的神情,精神抖擻地似乎隨時準備跟哥哥進行哥哥會跟她玩的「遊戲」;到奶奶家,她總是興致勃勃地注視小堂姐,好奇地看她在做些什麼;一歲半牙牙學語的子揚一概把所有看到會動的四隻腳物體,統稱為「汪汪」,將所有的男人都歸為「爸爸」;兩歲半的子軒吃蛤湯時,把蛤肉放進嘴巴,把薑挑出來……。

孩子很小就具備分類能力
分類,似乎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傾向。觀察孩子的行為或遊戲,我們會發現孩子很小就具備分類的能力,只是孩子不知道他正在分類,或是他也欠缺完美的語言能力告訴我們他在做什麼。一位爸爸半開玩笑地述說他擔心女兒是色盲,因為指著綠色的物品,孩子說那是「黃色」,指著藍色的物品,孩子說那是「紅色」;但是當我們一同觀察這位孩子的遊戲時,卻又發現她能將積木依紅、黃、藍三種顏色分成三堆。我們會看到孩子隨著成長,做更精細的分類,例如兩歲九個月的小廷會把遇見的大人女性統稱為阿姨、大人男性統稱為叔叔、小男孩叫哥哥、小女孩叫姊姊,還知道四隻腳會動的物體,有的是貓,有的是馬。加上發展中的語文能力,孩子能更正確地說出約定俗成的說法,並描述他所觀察與發現的異同。

分類可以穩定情緒
所謂分類,是根據事物之間的異同關係,形成各種類組,也就是依照不同屬性將物品分門別類。分類是認知的基礎,它讓我們能有效經濟地處理周遭資訊,如果沒有這項能力,每一項物件經驗在我們腦海將會是各自孤立分離的訊息,每次學習都得重新開始,無法將新資訊融入舊經驗、做重組統整,如此,我們表現在外的言行舉止,將會漫無章法、毫無組織可言。

分類也實際反映在人類的日常生活裡。家中物品依功能分置在客廳、廚房、浴室、臥房;衣物依所有權分置不同櫥櫃;食物依種類分置冰箱不同空間;活動依性質分別在不同屋室進行……,學步幼兒透過生活經驗與觀察,將會發現這種秩序。分類對情緒也有穩定作用,事物按部就班提供人們一種安全感,對注重「規律」與「秩序」的學步幼兒更是如此。

為學步幼兒建立有序環境
對於1~3歲的孩子,成人的角色便是提供一個分類有序的環境,讓學步幼兒生活在其中、與之互動,繼而將這種外在的分類秩序,內化到心智,形成內在的秩序、認知的根基,也奠定未來邏輯思考、數學推理的基礎。

因此,在學步幼兒的生活環境上,父母可以這樣做:
1.將他的物品、玩具分門別類放置,忌用一個大收納盒收納所有玩具,要玩時全數傾出,收時全部擲回。

2.漸次引導孩子參與收拾。收拾除了是一種良好習慣、需從小培養外,更是一種認知的分類活動。物品經過「拆裝」(取出)之後,要把它「重組」(收拾)回去,有時重組比拆裝還難,因此收拾是一種具有挑戰性的認知活動,每一次收拾,就是一次分類活動的練習,需要成人的協助逐步完成。

3.觀察與接觸事物的經驗愈多,學步幼兒建構知識的機會也愈多,展現出的分類能力也會更豐富喔!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