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比推理能力,即是根據由某事物所學得的知識,加以旁徵博引,舉一反三的能力。心理學家認為類推能力是另一種型式的智慧,也是人類思考的重要能力。
例如:父母常與幼兒一起玩的遊戲——「什麼東西尖啊尖上天?」、「什麼東西圓啊圓?」幼兒玩之前,必已仔細地觀察周遭的事物、玩具等,能區分「圓形」與「尖形」的特性,然後歸類,舉出與「尖」及「圓」類似的事物,這種遊戲即是運用一種簡單的類比推理思考能力。
類比推理能力也是人們理解、消化知識的重要能力
欲培養此種能力,一方面先藉著學習與經驗的統整歸納,在腦中建立儲存知識的「知識庫」,再運用裏頭的資料,與當前待解決的問題特質,進行區辨、比對,提出相關可行的解決答案。而能靈活地掌握、運用知識特性,觸類旁通,衍生出新構想,更是類推能力的高層次思考表現。
因此,類比推理能力是一種建構豐富知識的能力,尤為未來立足於知識競爭時代所必需的基礎能力。
學前幼童在心智發展上,正值學習新知的重要階段,父母若能瞭解幼兒的類比推理思考發展,善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將有助幼兒學習更多的知識,而且培養類比推理能力,也是導引歸納、創造新知識的重要途徑。
幼兒的類推思考與發展
所謂類推思考,即注意事物間的相似性,以建立此事物與彼事物之間的對應關係。也就是說,類推思考也是一種歸納性推理,把特殊經驗中所包含的屬性、關係,抽取出來,以形成一般化的規則、原理,或觀念並將之應用在解決新事物、新問題上。
例如:幼兒瞭解狗會發出「汪!汪!」叫聲,且是四隻腳,當有人問他:有四隻腳又會「汪汪」叫的是什麼時,他便會回答「狗」。幼兒能掌握「四隻腳」、「汪汪叫」的重要原則,自然不會類推到其他非四隻腳且叫聲非「汪汪」的動物。
由於類推思考實質上是屬於歸納事物原理的一種抽象思考,許多人因此懷疑幼童是否具有此種能力。
皮亞傑(Piaget)與殷海德(Inhelder)等人進行實驗研究,將圖片給兒童看,讓兒童就圖片作歸類,再根據關係配對排列。例如:給兒童看四張圖片:狗、鳥、羽毛、毛髮,看看他們能否將之配對排列成「狗(A):毛髮(B):鳥(C):羽毛(D)」的類比關係。
皮亞傑發現,五、六歲的兒童常只能連結「A與B」(即狗與毛髮)、「C與D」(鳥與羽毛),但不知道這兩組的對應關係。或者,兒童對所排列出來的配對關係之解釋,不符合類比對應的關係。如解釋「鳥:羽毛」的配對時,兒童們會認為「小鳥如果沒有羽毛,牠們就不能飛了」,孩子並不是根據「狗:毛髮」的關係,以「毛髮是小狗身上皮膚結構」的關係,來對應「羽毛也是小鳥身上結構」的「鳥:羽毛」關係。
皮亞傑認為,兒童的類推能力與其認知的發展階段有關,年齡愈大,兒童逐漸發展成熟的推論能力(Goswami,1991)。
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類推思考
近年來,學者以問題解決為導向,讓幼兒在他們所熟悉的知識領域內解決類推問題。
例如:讓兒童以遊戲方式,幫木偶娃娃解決問題(Brown & Kane,1989);或是先讓二歲、二歲半的兒童,學習從皮包或小豬儲錢筒中,取出錢幣,投入裝有球的機器,以獲得球。幼兒在學得應用此種「取錢幣,獲得球」的方法後,在類似的情況,如從裝有錢幣的鍋子或牛奶盒內,取出錢幣,投入裝有球的小汽車,以獲得球,幼兒也能以此類推。更進一步地,幼兒亦能結合前兩種情況,將錢幣投入裝有糖果的大機器,以獲得糖果(Crisafi & Brown,1986)。另外,有的學者以物理關係和因果關係的類比問題,來測驗三至六歲的兒童。
例如:讓兒童解題:「車:濕的車;頭髮:(濕的頭髮;剪頭髮;綴飾品;鬍子)」與「花苞→半開的花苞→全開的花苞」。結果發現,在簡易的物理因果關係推論上,三至四歲是個重要的發展時期,如果兒童能夠理解其間的關係,便可以完成解題。通常,六歲的兒童皆能夠完成解題;三歲的兒童,如果給予提示,則半數受試兒童皆能夠完成解題(Brown,Kane & Long,1987)。
年齡較小的兒童雖然推理能力有限,而且常只注意到問題的表面特徵或表面屬性,對於潛在關係的處理能力較弱。但是,如果問題是取自兒童生活相關的事物,或熟悉的知識領域,則學齡前的兒童也能成功地推理解題。
換句話說,年幼的兒童並非完全沒有推理能力,他們推理時的最大困難,在於不容易自問題中提取線索,然後進行對應。
培養兒童類比推理思考的方法
培養應用類推思考來學習新知或解決問題時,以教學與舉例說明等方式,對於年齡較小的兒童,效果最佳。因此,在日常的生活教育中,老師與父母如何讓兒童動動腦,培養他們推理思考的能力?以下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一、把握生活中隨機教育的機會,鼓勵兒童多觀察周遭事物的特徵、屬性與關係。
兒童的學習常從生活相關的事物、經驗開始,因此,讓他們觀察熟悉的情境、事物的重要特徵與屬性,從簡易的關係理解入門,將有助兒童累積知識,在小腦袋裏逐漸建立知識庫,以利日後的推理思考,解決問題。
例如:兒童玩扮家家時,常使用替代物來模擬真實物品,父母不妨問孩子,那些的替代物與真實物之間有何相似性,或兩者間關聯性如何?他所扮演的角色與什麼角色相似?這個角色會有那些常見的行為?從這種比較異同的分析歷程中,兒童的歸納能力獲得培養。
二、給幼兒實物、圖片與模型,幫助幼兒學習,並說明彼此間的關係。
誠如蒙特梭利對兒童學習的陳述:「我聽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記得了。」這句話將兒童學習的特質闡述得淋漓盡致。在類比推理思考歷程中,提供多樣化的線索,是促進推論的有效方法。因為多樣化的線索,可以幫助兒童理解問題內容,觀察及注意事物特徵,然後加以分門別類的練習,最後找出問題的答案。
例如:欲教導兒童物理的因果關係,如冰塊因熱溶化成水時,若能讓兒童觀察實物變化的歷程或圖片,並輔以說明,則能有效幫助兒童理解,而且印象深刻。
三、鼓勵兒童在學習歷程中,將觀察到的與學得的內容,用口語陳述其間的關係、屬性等。
例如:讓兒童於認識貓和狗時,能夠說出:貓有四隻腳,狗也有四隻腳;貓會發出「喵!喵!」叫聲,狗則「汪!汪!」叫;小貓和小狗都可以和人住在一起等。如此,既可幫助兒童整理舊有的知識、概念,又可針對某一種特性或原理、原則,旁徵博引,讓孩子舉出有關聯的事物,培養舉一反三的擴散性思考。
父母親可以從兒童對事物知識的歸類說明中,瞭解他們的思考邏輯與認知能力,再適時予以指導。
四、父母親可設計趣味性問題,讓兒童思索各種可能的答案,再一起討論與評估各種答案的可行性,最後選出理想的解答。
例如:問兒童:「老奶奶正在縫一條桌巾,一不小心把縫衣針掉在地上,找了半天找不著,你該怎麼幫老奶奶的忙呢?」孩子們可能會回答:「用放大鏡找」、「點蠟燭找」、「開亮電燈來找」、「用磁鐵來吸縫衣針」、「請螞蟻搬給老奶奶」...等答案。父母再與兒童討論、分析各答案的可行性,並選出理想的可行之道。
類推能力乃將我們以前熟知的舊知識,對應到新知識的相關部分,再進行推論。此也是人類理解萬物、學習新知的重要能力。要培養兒童成為易吸收新知、創造知識的知識人,亦需以類比推理能力為基礎。因此,父母於兒童認知學習的敏感期,宜善用有效的方法,培養兒童類推能力,幫助他們建構豐富且能靈活運用的知識,以導向更高層次的創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