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現在、未來~五、六歲孩子的時間概念

時間是一種既抽象又有趣的東西,五、六歲孩子的時間概念仍停留在「此時此刻」和「非此時此刻」……如何讓孩子了解時間概念呢?父母可以怎麼做呢?

媽媽一下班就趕緊鑽進廚房,做晚餐去了,五歲的正廷也很乖,一點也不吵人,安安靜靜地在餐桌上玩著他的積木。眼看著爸爸快到家,媽媽的晚餐也準備得差不多了,於是媽媽跟正廷說︰「再玩五分鐘,玩具就要收起來囉,我們要吃晚飯了。」但是十幾分鐘之後,當媽媽端著菜出來時,卻看到不但餐桌上的積木沒收拾好,正廷還請出了他的鹹蛋超人和恐龍大隊,正打得天翻地覆呢!

正廷為什麼不聽話?如果您是正廷的媽媽,會不會大發雷霆把孩子教訓一頓呢?

抽象又有趣的時間
其實時間是一種既抽象又有趣的東西,人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可把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時間劃上框框,規定出怎樣的「滴答」是一秒鐘,而六十次這樣的滴答則成了一分鐘。

其實嚴格想想,我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理解這種抽象概念的,然而可以確定的是,以五歲的正廷而言,他實在沒辦法體會媽媽說的五分鐘到底有多長,說不定聽起來既然「還有五分鐘」,就表示還可以再玩鹹超人和恐龍啊!

仍停留在「此時此地」的孩子
華盛頓特區的兒童心理學家尼爾‧柏斯汀博士表示,五、六歲孩子的心智發展還停留在「此時此地」,而且他們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會非常地投入。柏斯汀博士打比方說,有時候我們在看小說時,才坐下開始看一會兒,一抬頭居然已經過三個半小時了,我們會說這是「忘了時間的存在」,對於根本還「不明白時間的存在」的正廷而言,五分鐘之後收拾玩具的口令自然是做不到了。

仍須透過具體事件體會時間
小孩子對時間的感覺,主要還是以生活中的具體事件作為標準,生活中固定的例行事件可以作為感受時間的依據。跟他說四點就可以吃小點心,還不如說睡午覺起來後就有點心吃;如果孩子問爸爸還要多久才回來,回答他半個鐘頭或三十分鐘,他實在不容易想像,可以告訴孩子,大概像你看完影片那麼久的時間,爸爸就會回來了。此外,孩子對季節的認知也比月份要來得容易,跟孩子說「外婆夏天的時候會來我們家」,會比「外婆八月來看我們」更明白易懂。

時間概念:「此時此刻」和「非此時此刻」
五、六歲大的孩子多半在生活中都已接觸了分鐘、小時等的詞彙,有時候他們的談話中也會有表示時間的單位詞,甚至有些孩子已經會看數字錶,會告訴人現在的時間;不過,孩子在小學之前多半不能真正明白時間的意義。

事實上,丹佛大學的心理系教授班森博士認為,首先出現在孩子的時間概念中的意念是「此時此刻」和「非此時此刻」;之後,孩子開始由自己的記憶中體會出所謂的「過去」,並從期待下星期去遠足中感受到「未來」的意義。不過,剛開始在還不是很清楚的情況下,極有可能所有過去發生過的事都是「昨天的事」,而所有將來的事都在「明天」發生。

若沒有專家學者們的研究,我們恐怕很難想像時間概念的獲得是如此的複雜而抽象,父母們多從孩子的角度去體會一下時間是怎麼一回事,相信會更曉得如何與孩子相處,見招拆招呢﹗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