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怎麼不見了?~消除幼兒對死亡的困惑
更新 : 2018-09-20
三到五歲的小孩常以為,死亡就是睡著了,只是不說話、不會動,或者是換一個地方繼續活著...。要怎麼讓孩子了解死亡的意思,又怎麼去面對呢?
和孩子談死亡問題就和談性問題一樣,問題很實際,卻常令大人不知從何啟齒。
最近,隨著死亡研究書籍的陸續出版,以及大學裡死亡課程的開講,似顯示有越來越多人願意以更理性的態度,來正視死亡的問題。而對幼兒來說,寵物或親人的死亡,是他們成長過程中難以避開的人生課題,因此,適切地向孩子談生論死,妥當地引導孩子處理面對死亡的經驗、情緒,也有必要。
幼兒死亡概念的發展
一般說來,三歲以前的孩子,並沒有死亡的概念。他們對物體「永久性」(即一個物體並不會因為看不見了,就不存在)的瞭解,正在慢慢建立與漸趨穩固中;因此,若原本「有」的東西變「沒有」了,就會引起他們的焦慮。
到了三至五歲,幼兒可能已從電視或卡通影片上觸及死亡的話題,但他們對死亡的認識仍不明確,常以為死亡就是睡著了,是不說話、不移動、雙眼緊閉的狀態,或者只是換一個地方繼續活著,死者還會再醒來或是再回來,就如同卡通影片裡被車子碾平的動物又會站起來一般;孩子對「人死不能復生」這樣的必然概念,還沒有建立。
此外,對物體永久性的瞭解,使他們知道,物體即使不見了,仍然存在某個地方;因此,這階段的孩子,常常會問「死者去哪裡了、在做什麼」以及「什麼時候會回來」這些問題。
五到八歲的孩子,漸漸瞭解死亡的永久性,但還不認為「人皆有一死」,尤其更不認為死亡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而人只要擁有一些外在的條件,像是乖巧、聰明或是幸運,就會死。
九歲是個轉捩點,這時,孩子已知道自己最終也難逃死亡的命運。
幫助幼兒處理死亡經驗
一、父母先自我建設
受傳統「未知生,焉知死」的影響,中國人向來對死亡採取避諱禁忌的態度,平常能不談就不談。一旦真的遇到了,有時是因為自身已悲傷過度,無暇顧及孩子,而冷落了孩子;有時則是認為孩子還小,不願讓他太早觸及這一問題,而採取欺騙的做法。
然而,不論孩子是在混亂中被孤立,還是因為不知道事實的真相而心生恐懼,對孩子都不好;所以,父母先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再幫助孩子處理死亡經驗,是很重要的。
二、從日常生活著手
首先,父母或老師可善用蒔花植草,或是養育生命週期短的生物,如蠶、魚的經驗,讓孩子體會生命循環的過程,瞭解死亡是一種自然的現象。再者,大人也可以和孩子討論電視節目裡的死亡事件,或是閱讀主題和死亡相關的圖畫書。
三、告知事實真相
在向孩子說明死亡時,不要用寵物或親人去「旅行了」、「不見了」或「丟掉了」這些說法,而應直接告訴他,寵物或親人「不會再回來了」。大人往往會發現,孩子是多麼地能接受這個事實,並不如想像中脆弱。對於孩子提出來的其他問題,則宜據實、簡單地加以回答,不要加入不必要的駭人情節或神鬼傳說。
此外,學齡前幼兒的思考特色之一是「並置推理」,只要是在同一時間發生的事,孩子就認為它們具有因果關係。如果在寵物或親人死亡時,他剛好做了一件「不乖」的事情,他便很容認為就是自己成了這次的不幸事件。因此,這時向他說明「不是他的錯」,也有必要。
四、接受孩子的悲傷,鼓勵情緒的發洩
就如同大人會悲傷一樣,孩子也會因失去心愛的人、物而悲傷,有時夾雜著對死亡的疑惑,還有不安和恐懼的情緒。因此,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感覺,並且適當地聆聽和安慰,是很管用的。如果孩子出現退化、孩子氣的行為,大人也應加以容忍和關懷。如果大人自己也在悲傷當中、不能自己的話,不妨請一位親人或密友代為照料孩子的情緒。
總之,我們預見死亡的發生,並為之準備;在發生的時候,適當的處理。如此,才能幫助孩子營造一個健康正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