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定性的新手探險家

  奇奇在他的玩具堆裡玩得不亦樂乎。積木、小汽車、皮卡丘布偶、玩具電話、球球...等,都隨著他玩一下就換另外一樣的動作,丟滿了整個房間地板;乍看之下,小個子的奇奇彷彿隱沒在玩具堆裡了。寶寶的持續力不久怎麼辦呢?

1歲~3歲:持續不久又缺乏章法
  隨著對身體掌控能力的增加,寶寶從爬行、走路到可以上下階梯,幼兒的探險範圍也從單點、二度空間,擴展至三度空間;他們利用各種感官搜尋新奇的事物,也用自己的方式去認識世界。

  育有一至三歲幼兒的父母,除了常被小孩的言行逗得又好氣又好笑之外,感受最深的可能就是必須花更多的心力注意小孩的行蹤與行為,因為往往一眨眼的功夫,小孩子有興趣的目標就又轉移到不同事物上了。的確,在這個階段的幼兒,他們注意力的持續度不高,最多只有二十到三十分鐘,即便是他們喜愛的玩具,也常常玩玩、丟丟,不會一直只玩其中一樣,或一樣玩具就玩很久。

  一到三歲幼兒的注意力除了無法持續太久外,另一個特點就是缺乏系統性。根據Zinchenko、Van Chzhi-tsin和Tarakanov等心理學家研究的結果顯示,三歲幼兒在被要求看一些新奇的物體或圖形時,眼睛注視的焦點只侷限在某些點上,而非全面性的掃視,也就是說,他們搜尋的訊息較為片段、不完整,容易產生類似「瞎子摸象」的情形。例如,有些幼兒只要看到「四隻腳」「在馬路上走」的動物,一律就喚牠為「狗狗」或「汪汪」,不管牠實際上是狗還是貓、叫聲是汪還是喵;即使糾正並告知正確的名稱,幼兒仍執意自己的認定。

掌握時效引導他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這樣的說法透過傳播媒體,深入許多家長的育兒信念裡,因此益智玩具、圖卡、兒童故事錄音帶、畫具、樂器...等,常是家有幼兒的標準配備;這樣「望子成龍」的心情原是無可厚非,但若是家長的要求超過幼兒的能力,例如,持續聽完錄音帶才能玩玩具、每天固定學五個單字...等,不但無法達到預設的效果,還造成孩子的學習壓力,剝奪孩子從遊戲中快樂學習成長的權利。

  整體而言,一到三歲的幼兒就像是一個動機十足,但缺乏方法與持續力的小小探險家,如何在幼兒注意力持續的短短時間內,將想傳達的概念用活潑的形式呈現,進而讓他了解與學習,正是父母需要動動腦的課題呢!你可以參考下列的作法:
  1.適時地引導孩子注意其他向度,例如形狀、大小、顏色、聲音、觸感、味   道等,增加孩子不同的感覺經驗與注意廣度,同時也可以成為親子間的小   小探險活動。
  2.當孩子專注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時,盡量避免以「出去玩」「吃點心」   等事打斷他。
  3.發掘孩子的喜好,針對他的興趣,和他做遊戲。例如,聽到媽媽說出孩子   喜歡吃的食物時,孩子就拍手;媽媽念的是孩子不喜歡吃的食物,就不拍   手,讓孩子集中注意力,聽媽媽念出的食物名稱,才能適時拍手反應。

3歲~6歲:一心難二用
  「媛媛!趕快去洗洗手,準備吃飯了!對了,順便去房間請爹地一起來吃飯。」媛媛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上的卡通,嘴裡下意識地回應媽媽「喔!」屁股卻仍然還坐在她的小椅子上;五分鐘後,只見媽媽生氣地走出廚房,教訓著滿臉無辜的媛媛。

該怎麼分心才對?
  進入幼兒園對大部分幼兒來說,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轉變,不僅僅因為有別於之前的家庭情境,更是代表社會化的開始:享有權利也負有責任,相互合作也相互競爭,並且需要從自我中心的挫敗中學習溝通與妥協。在教室裡,幼兒不能過於我行我素、不受拘束,而是必須配合群體的作息與規範;同時,學習時的干擾因素也增加許多,像是其他同學的大喊大叫、教室外的溜滑梯、天空飛過的小鳥...等,這使得幼兒常常無法將注意力集中於正在做的事。

  一般而言,三到六歲階段的幼兒,注意力的持續度已漸漸增加,可做較長時間的學習,但對注意力分配的掌控仍嫌生嫩,只要有一些較強的外在刺激(閃光、大的聲響等),很容易就讓他們分心,無法專注。

  如果說三到六歲的幼兒很會「分心」,卻也不全然對。很多時候,我們必須在同一時間內處理兩件以上的事情或訊息,例如一邊接聽電話,一邊趕打公文,一邊還得注意主管的臉色;但這樣的「分心」技巧對幼兒來說,實在太困難了。他們沒辦法一邊看電視,一邊整理玩具,或聽進去父母正在說的話;甚至對於一連串的指令,真正接收到的可能只有前面一、兩項,因此無法完成所有的事情,而造成大人的不滿,以及幼兒自身的挫折感。

簡化刺激來源
  注意力的發展就像是其他認知能力的發展一樣,並非一開始就很完備,而是需要時間與經驗慢慢建構、雕琢。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角色是提供一個適合能力發展的環境,適當的刺激與適時的引導,絕非一昧地過度要求、訓練。因為幼兒對注意力適當的分配無法熟練地掌握,因此父母可以藉由修正刺激的方式來幫助幼兒。
  1.在學習時間、不希望分心的情境時,父母可以盡量減少周遭環境的刺激,   像是多餘的玩具或教具、電視的聲光刺激、過多的噪音...等,必要時,   可提醒孩子,並將他的注意力再引回來。
  2.當父母想要求孩子做某些事,或跟他們說話時,應該用較為短而簡單的話   語,明白地表示出來,例如請把玩具收回箱子裡、該上床睡覺了...等;   盡量不要同時一次給太多訊息,最好一次只講一件事,以免孩子沒辦法全   部注意到。
  3.從小就讓孩子在基本生活和簡單的學習上,養成專注的好習慣,例如不要   讓孩子一邊吃飯,一邊看卡通影片;或是背歌謠,一邊玩玩具。
  4.父母可以用提問題的方式,引導孩子有意地注意特定事物,例如下雨的時   候,就和孩子一起觀察大自然,提出「為什麼會下雨?」「下雨後有什麼   不一樣嗎?」等各式問題,和他討論,引導他集中精神思考。
  5.父母和孩子說話,或請他配合要求時,必須確定孩子的注意力是放在正在   說話的人身上,當下所說的話才是有效的喔!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