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心寶貝

  孩子五歲、六歲了﹗雖然偶爾還是調皮,愛搗蛋,但是,你更會發現,他也會表現他的關心、同情,而且愈來愈貼心了呢﹗

  媽媽感染了流行性感冒,需臥床休息,她叮嚀五歲的安安和六歲的童童自己玩,別吵他。安靜了大約一個小時,媽媽聽到房門外傳來悉悉嗦嗦的聲音,起身一看,地上躺著兩張由門縫塞進來的小卡片,畫著可愛的小狗、忍者龜,有一張還歪歪斜斜的寫著「ㄓㄨˋ ㄇㄚ ㄇㄚ快一 ㄉㄧㄢˇ 好 ㄑㄧˇ 來」,看到卡片心中真是一陣的感動。

是魔鬼,也是天使﹗
  五、六歲的孩子,因為語言、認知、動作等等的發展,使他具備了許多能力,更時時展現出高度的「創意」,讓身邊的大人,時而氣得牙癢癢的,「沒看過這麼皮的孩子﹗」時而窩心的摟他入懷,「真是媽媽的寶貝﹗」。而大人只要有顆溫暖的心,就能發現這個階段的孩子比以前更「貼心」囉。

甜到心坎兒裡
  一歲多的孩子,對別人所受到的外顯傷害,像流了血、腫了包,會以他的方式表示同情。到二、三歲時,他會根據別人的感覺來表示同情,且以他曾經接受到的安慰方式去安慰別人。等孩子更大,五、六歲時,由於生活經驗的增加,他更能同理別人的難過、不舒服,且會花心思去想出他認為「有效」的安慰方式,
讓大人甜到心坎兒裡。

  而根據專家的說法,五、六歲孩子的道德觀正在發展、成形,因此,他讓父母感到窩心的時候就比以前多了。

教出「好」孩子
  父母該如何教養孩子成為善良、有同情心、關心他人的「好」孩子呢?

  首先,爸媽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一言一行,就是影響孩子最大、最深刻的教養。如果孩子看到你在公車上讓位給老年人及孕婦、邀請隻身在外的友人參加家庭聚會,或者自己動手為奶奶畫生日卡,他們也會表現出相同的行為。而身教雖然不言自明,但有時告訴孩子為什麼這麼做,可以讓孩子知道這些行為背後的意義。

  其次,教孩子「如果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就那樣對待別人」,這是培養孩子謙讓、寬厚最自然的方法,可以運用這階段孩子豐富的想像力,讓他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如問他︰「如果你是那個小朋友的話,你會有什麼感覺呢?」

  而經常和孩子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感覺,也是助孩子成為善體人意的小天使的好方法。

  最後,別忘了,即使孩子看起來已長大、懂得體貼別人,他偶爾還是會打弟弟,或佔著玩具不放,並不須因此大發雷霆或覺得沮喪,就像我們大人有時也會失控發脾氣,或無法實踐所有的諾言一樣,只要孩子的內心是想往好的方向去努力,還是會越來越好的。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