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利社會行為的發展

透過同理能力的培養,以及助人所需的技巧和知識的學習,孩子利社會的行為就會慢慢形成。

在幼兒園教室中的角落可能會發現這樣的情形發生:五歲的達達在積木角搬積木時,一不小心被倒下來的大積木砸到腳。達達的叫聲及痛苦的表情,馬上引起同伴們的注意。有的孩子趕快跑去跟老師說,有的則七手八腳把達達扶起來...。

社會發展的重要重新受肯定

在孩子們的相處中,我們常可以觀察到孩子彼此間的互助行為。而互助或助人這種有利於他人或社會的行為,就是所謂的「利社會行為」。

近來由於社會關係的淡薄及家庭結構的改變,社會發展的重要性重新被認定。心理學家們也開始著手探討兒童利社會行為的發展。

同理之外,助人也需要技巧

心理學家史脫(Staub, E.)提出,助人行為主要受到二個因素的影響︰一是具備有效助人所需的知識或技巧,二是同理心。因此,為了促進幼兒的助人行為,必須增進孩子助人時所需的知識及技巧,並逐漸培養孩子的同理能力。

幼兒利社會行為的發展

根據研究的結果發現︰一至三歲的孩子,有時會主動表示願意幫忙;三歲以上的幼兒,也常會持續出現助人的意願,但是並不很理解,在什麼狀況下別人較需要幫助,以及該提供什麼樣的幫忙。

至於同理心(即能夠感受到別人內在的感受)的發展,心理學家也認為必須在兒童後期(國小階段)才能發展完全。三至七歲之間,尚是同理心的萌芽階段,幼兒雖然可以辨識出別人的感受,也可以用一定的方式給予對方反應,例如︰給弟弟玩具以安撫弟弟,但還無法真正瞭解別人內在感受。

促進孩子正向的社會發展,父母是關鍵

目前,父母親紛紛在孩子滿三足歲後,將孩子送往幼兒園,期待透過老師的教導,讓孩子學習如何與人相處。殊不知,父母正是協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發展社會態度及行為的關鍵人物。因而,不妨多和老師配合,運用實際的做法,來共同鼓勵與促進兒童正向的社會性發展︰

●強調及重視別人的需要:當父母及老師越鼓勵、強調去關心別人時,孩子的助人、互助行為也會多。

●示範利社會行為:成人是孩子的學習對象,「示範」也被證實比口頭指導更具成效,父母不妨多示範利社會行為,讓幼兒學習、仿效。

●向孩子說明正向行為對別人的幫助:明確說出助人行為背後的正向意圖,讓孩子瞭解這項助人的行為對別人會有什麼幫助。如此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特別,也強化了他對別人的友善行為。

●鼓勵孩子去理解及表達情緒:為了幫助孩子能夠理解別人的感受,適度表達自己的情緒,可以運用角色扮演的技巧,讓孩子在扮演遊戲中學習說出感受,在戲劇表演裡,清楚經驗到各種不同的感受。

當您花了時間去鼓勵、促進及教導孩子的利社會行為後,您會發現不但孩子與人的良性互動增加了許多,相對的,孩子間的衝突及紛爭也隨之減少,家中的氣氛也因而變得更加和諧及溫暖了﹗

文/譚合令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