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跟我這樣做~模仿中大有學問

  穿著高跟鞋,拎著小包包,「我去上班了喔!」拿著報紙,煞有介事地翻看。這是家有三歲小孩可能會遇到的趣事,孩子會模仿大人一樣的動作,看他小大人的模樣,真的很有趣,孩子對這樣的扮演遊戲也是樂此不疲的,對成人而言,這樣的模仿不也是一種機會教育的契機嗎?

踏出學習第一步
  拿著放大鏡看,雖然小小年紀,孩子所學習、所模仿的事,只能用令人瞠目結舌來形容。舉凡我和我先生拿遙控器的動作、罵人的語氣、在電視和故事中的語詞;上廁所的姿勢、開車的動作、掃地、煮飯、洗衣的樣態,在一個不經意的時刻,居然都被孩子活靈活現地模仿起來了。透過女兒,讓我更深刻的確認:只要是孩子經常接觸的事,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素材。

  「模仿」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也是學習的重要過程。等到開始對自己以外的人、事、物感興趣時,也就是孩子準備就緒,要進入大量模仿學習的時期。透過與自己親密相處的人互動,不斷觀察模仿每一件事,一旦成功模仿某種技能,那個技能便屬於他自個兒的,而孩子也由此慢慢發展成自主的個體;因此,模仿可以說是學習過程中最基礎的工程。

增加生活的能力
  透過模仿,孩子的語言表達、生活的能力,和遊戲的技能能得到發展。於是孩子能夠更精確表達自己的需要,並能連接和協調自己與他人的行為。當然,除此之外,能夠和自己喜歡的人有所相似的行為,那對幼兒來說可真是件無比榮耀和欣喜的大事。

  人在社會中成長,必定會和他人產生互動。透過從家庭基本成員的接觸,到親密家庭以外社會群體的互動,孩子學習到融入社會團體生活中必要的技能,這就是社會化的過程。

  由於家庭中其他成員,已具備一定的社會技能,因此,幼兒透過模仿家人、照顧者或各種媒體,能夠學習到各種社會化互動技巧、人際溝通方法、解決問題模式。這些就成為他們發展屬於自己的社會行為相當重要的基礎。

創造自信的源泉
  開放有彈性的互動才能提供孩子再創造的空間與機會。當我們對孩子說:「這樣不乖,下來。」--這口氣意味著孩子只有二條路可行:一是聽,當父母的乖小孩;另一個就是和父母抗爭看看誰會贏。如果換另一種口氣如:「媽媽不希望你受傷,怎麼玩是安全的呢?」--這樣的口吻隱含著無限可能,孩子可以在不擔心大人生氣的情況下,想出各種免除困難、危險的創意辦法。同時,他從中模仿到良好的溝通模式,及刺激創意的方法,開始進一步學習不同解決問題的方式。

  當然,在開放的親子互動的耳濡目染下,可以讓孩子學習彈性和有創造力的生活態度與哲學。源源不絕的智慧被開展,凡是皆「可以有為」的感受也就持續醞釀著。一個被放在具有彈性環境下成長的孩子,相信會有湧泉的自信,而不是一缸水的捉襟見肘。我們共同努力經營如此的模仿環境吧。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