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與不拿之間~談孩子的自制力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判斷力,還有自制力,但孩子的自制力是怎麼發展來的呢?要孩子面臨誘惑又能克制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怎麼讓孩子學習可控制自己生理或心理上的慾望呢?爸媽的鼓勵很重要喔。

媽媽帶小可去超市採購。入口的地方,一如往常,擺了好幾個促銷的攤子。有位小姐一面給推車裡的小可送上一小顆糖,一面堆起滿臉的笑容對媽媽說:「這是最多孩子喜歡吃的糖果,小孩子一定喜歡,您要不要帶一盒?現在特價優惠哦!」媽媽不想讓小可吃那麼麼多糖果,眼看小可伸出手要去接,連忙叫了一聲:「不可以!」猜猜小可會怎麼反應?

兩種需求間的衝突
最好的狀況,當然是小可聽從媽媽的話,不吵不鬧地乖乖把手縮回來。另一個情況是,小可不理會媽媽的喝阻,仍然想拿來吃,媽媽或許會因為小可未能如她期望地選擇克制自己,而用動作阻止,或打罵他。那麼,孩子是在什麼樣的基礎下發展出自制力的呢?

通常孩子如果選擇放任自己,他常是依自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慾望尋求立即的滿足,這是一種本能。而若他能忍耐住渴望,就意味著他還有比立即滿足自己需求更重要、更想要的東西──父母的稱讚、喜愛,以及對自己的肯定。當這兩種需求相互衝突時,孩子要怎麼反應,就變成了一種兩難的選擇。

孩子大約兩歲時,可以達到雖有喜歡的東西在眼前,但若有其他的理由阻止他時,就能夠克制、等待的階段。因為這時他們已經能覺察自己有達到成人標準的可能、判斷自己行為的未來結果等。這些能力讓孩子在各個不同的社會情境中,表現出適當的行為。

心理學家Erikson強調社會因素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對1~3歲的幼兒,是否能成功地要求自己控制慾望,以得到父母的讚賞。做得到,他會以自己為傲,否則他會羞愧、懷疑自己。

鼓勵孩子培養自制力
我們活在人群之中,必須接受社會生活是有規範的這件事實。而孩子也必須學會在某些狀況下要克制、忍耐,以遵循社會的要求。孩子從小開始有自制力,長大之後,再慢慢內化為更細緻的標準,這就會成為他內心一般所謂「道德」的一部分。同時,如Erikson所說,它也決定了孩子最初始的「自我認同」,影響孩子形成對自己的看法。自制力的重要不言可喻。

要鼓勵孩子發展出自制的能力,可從多多滿足孩子心理上的需求著手。要求孩子忍耐、不馬上給他想要的東西時,最好要慢慢地說明理由;當孩子表現得很好,不要覺得他自制是應該的,就吝於讚美;相反的,父母得主動看到孩子的乖巧,而且要指出來,告訴他爸爸媽媽覺得他很棒,喜歡他這樣子。孩子若預期一時的忍耐,可以得到他更想要的被肯定和被喜愛,自然會樂於試著克制自己、約束自己了。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