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要這樣做才是對的

  孩子在上幼稚園的年齡後正是他漸漸走向「社會人」的階段,開始接受社會規範的束縛了。孩子都會有利社會的行為,爸媽在了解孩子的道德發展之後,要怎麼與這樣的「小教官」相處才適切呢?

  自從小華上幼稚園之後,「爸爸說」、「媽媽說」、「老師說」幾乎成了她的口頭禪:出門要穿裙子、皮鞋,因為爸爸說這樣才像個女生;不要玩溜滑梯、欄杆,因為媽媽說這樣會把自己弄髒;要穿好圍兜兜才願意上學,因為老師說這樣才是乖寶寶。對於孩子這樣的行為,應該說她越來越懂事、有禮貌、乖巧?還是太嚴謹、不知變通?真是讓大人傷腦筋。

社會規範的形成階段

  兒童的成長是一段從「生物人」演變成「社會人」的歷程。亦即兒童從追求立即滿足,以自我利益為出發點,逐漸發展出以整體社會為主的行為準則。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指出,這階段的兒童正開始發展超我(Superego)。超我是父母和社會規範、教條、價值觀念的集合體,它讓兒童將是非觀念、道德標準加以內化,以規範自己的行為舉止、應對進退;同時,循著法律、秩序、和諧來尋求個人的滿足之道。

  心理學家柯爾保(Kohlberg)指出,兒童的道德發展是有階段性的,他認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正處於「權威期-結果期」的交替階段,也就是他們由遵守權威者的規定,逐步進入以本身的利害關係,作為行為舉止的判斷標準,所以行為的依據在於獲得酬賞,避免處罰。

  當孩子開始學習去遵守並表現出符合社會規範的期許與要求時,他們也更進一步地接觸和體驗周遭不同的人、事、物,一一地探究到底那些是被允許,那些是被禁止的,透過不斷地嘗試,得到一些準則與界線,最後,更有效率、快速地滿足期待與達成目標。

  另外,當孩子表現出乖巧、誠實、順從、守秩序、負責任...等行為時,大人(尤其是父母)則對他們讚許有加,而他們也獲得大人的獎勵與疼愛。如此週而復始地持續下去,這般行為不僅成為孩子的優點,也逐漸內化至其人格特質當中。

自然成就人格的養成

  然而,某些父母在他們試圖教育孩子的行為時,讚許的是孩子無異議的服從,而處罰未依其標準、期待的行為。這種權威式教養態度的父母,多半無法容忍孩子的缺點與錯誤。如此,孩子便學會遵循所謂「對」的行為,來保證他們自己的安全和迴避責罰。

  學習需要不斷地摸索和嘗試,合宜的生活態度和行為舉止,也是如此。隨著認知的成熟以及生活經驗不斷累積,兒童才會慢慢地發展出更有彈性、合乎現實的行為模式。因此,父母可以:

檢視自己對孩子是否有過度的要求。價值觀與個人的家庭背景、求學經驗、社會變遷息息相關。父母是否常因把持某些觀念(如:這樣做是為了孩子好、這樣做我才安心),卻無視於孩子的真正感受與個體差異性。父母的微笑、讚美與傾聽,永遠比任何形式的獎賞或處罰來得有效。愉悅的氣氛有助於孩子與人親近的意願,以及清楚地自我表達。父母可利用機會鼓勵孩子做不同的嘗試,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做決定。信任孩子。輕鬆看待孩子偶發的脫軌行為,允許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這個世界;掌握時效,主動地回應孩子適當、合理的表現,將有助於孩子發展出適應社會規範的行為。經常自我鼓勵。當父母對自己愈有信心、愈踏實,給予孩子的愛、信任感和空間也就愈多。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