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一書的暢銷,掀起劃時代的心智革命,使得「情感智能」備受矚目。
從發展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同情心的發展與衝動管理,可說是情感智能發展的關鍵。本文針對這兩點做了深入的闡述。
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的《EQ》(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書會如此狂銷,甚至被推舉為「劃時代的心智革命」,原因有二:一為澄清過去將情感和智能視為互相矛盾的觀念,不再認為情感只是盲目的、衝動的,不能算是一種智能;再者,也澄清有些智商(IQ)高者卻無顯著成就的原因,原來是因為「情感智能」(EQ)太低了。
提高EQ可解決社會問題
就如亞理斯多德(Aristotle)所說:「人的熱情和追求,是啟發、引導、驅使各種活動所不可或缺的動力,但須適當地管理,理智才不會被激情淹沒。」高曼深感美國社會危機四伏,青少年的情緒問題重重,犯罪、自殺和吸毒率劇增,「提高EQ」正是他所開的處方。
高曼將情感智能分為:自我認知和衝動管理(self-awareness and impulse control)、堅持力(persistance)、進取心(zeal and self-motivation)、同理心(empathy)和社交技巧(social deftness)等五種技能。
其中,從發展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同情心的發展和衝動的管理,可說是情感智能發展的關鍵。
同情心的發展
一、「同理心」(empathy)
中國傳統的孔孟哲學相信「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也認為「仁」是道德的根源。西方心理學界也有同樣的看法。他們觀察醫院的嬰兒室發現,剛出生的嬰兒聽到別的嬰兒哭泣時,往往也跟著哭起來。心理學家認為,這可能是一種無意識的同理心的表現。
孟子也有類似的說法:無論什麼人,看到一個嬰兒在井緣爬動,就快要掉落井中時,都會自發地馬上將嬰兒抱起來。這是一種先天的本能,不是學來的。
這種「能親身體驗他人的經驗,或感受他人的感覺」的能力,就叫做「同理心」。
發展心理學認為,人的同理心是天性,而且與遺傳有關。例如:同卵雙胞胎對彼此痛苦的關照程度,就比異卵雙胞胎更深,這種差異在嬰兒14至20個月大時,就能看得出來。
又如:把一對剛出生的雙胞胎分別放在不同的家庭裡養育,到中年時才讓他們做「同情關照他人」的測驗,結果,同卵雙胞胎的分數也比異卵雙胞胎的分數接近。可見人的同理心天生就有強弱的區別。
二、「同情心」(sympathy)
另外一種類似的情感,叫「同情心」,是看到別人的悲痛時,不一定會直接引起自己的悲痛,但能瞭解而同情、安慰,希望幫對方解除困境。
同情心是跟著智力而發展的,因為它會隨著瞭解他人觀點的能力增長而增強。從兒童如何解釋別人的行為表現,就可以看得出來。
例如:給幼稚園的孩子看一系列的圖,是描畫一個小孩和他的狗,狗跑掉了,那孩子獨自坐著,臉上的表情顯得很傷心。看完這些圖,大部分的孩子會說,因為狗跑走了,所以那孩子很不快樂。拿同樣的圖給較大的學童看時,他們往往會說,那孩子因思念他失蹤的狗而悲傷,有的還會接著說,看那孩子很傷心的樣子,他也很傷心。可見同理心與同情心有緊密的關係。
富有同情心的人,不但比較不會傷人,而且較有利他的傾向。因此,同情心是道德發展的基源。雖說這種傾向可能有先天的成份,但大部分還是後天環境所造成。這和孟母三遷的看法相似。所以,同情心是可以從小培養的。
培養同情心,從小開始
其實,未出生的胎兒已會跟著母體的動作而搖擺,而且能聽到一些聲音,甚至會辨別母親說話的聲調。可以說,他能感覺到母親起居的某種韻律,並互相配合。
出生後的嬰兒,如果馬上放在母親懷裏,他一睜開眼就會和母親的眼睛互相凝視,開始無言的溝通、聯繫。吸奶時,他往往會暫停一下,探詢母親的臉色;要是母親會意地微笑,或跟他說話,他就會滿意地繼續吸奶。如此斷斷續續地交替,就形成了一種韻律。
同樣地,在洗浴或換尿布等活動中,如果母親不是匆匆了事,而是慢慢地配合孩子的意願進行,母子兩人的動作就像舞蹈一樣,步調和諧,有一種愜意和美感,讓彼此有許多直接的情感交流。如此,將有助於嬰兒情感智能的順利發展。
相反地,要是一個四個月左右的嬰兒試著要和母親「交談」,母親卻一臉冰冷,毫無表情,他會再展開笑容試試;要是試了幾次,都沒得到所期待的反應,他就會開始懼怕,不知所措地哭泣。但若有時候,他想安靜休息,家人卻偏偏要逗他玩,他就會覺得厭煩;屢次抗拒無用後,他不但會失去對他人的好感和信心,而且會對自己操控環境的能力失去信心。
一個人要生存,必須滿足某些基本的需求。小嬰兒不論餓了、冷了,都只能用哭叫來表達。大人得猜測他哭叫的原因,以便恰當地滿足他的需要。要是周圍的人能正確地瞭解他的需求,並適當地照應的話,他就會瞭解自己在不同的情境下的感覺和情緒,並學會信賴他人。
孩子的語言發展,可幫助他瞭解各種感覺和情緒。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與人之間的接觸也更多、更複雜,他不但要多學習瞭解自己的情感,也要學習瞭解別人的情感。大人必須處處利用機會,從旁幫助、指導。
例如:三歲的小明看到兩歲的小妹手持一塊糖果,馬上搶過來吃,小妹因此放聲大哭。在場的大人可以罵小明或打小明,命令他將那糖果還給小妹。這樣,小明也許以後就不敢再搶人家的東西了。不過,大人也可以心平氣和地跟他說:「我知道你很想吃這糖果,可是你看小妹哭得多可憐!要是有人把你喜愛的小狗搶走了,你會怎麼樣?是不是會很傷心?」慢慢地,小明以後不但不再衝動地搶人家的東西,還能同情被搶或其他遭遇不幸的人。這不但是學習同情,也是學習衝動管理的好方法。
衝動的管理
衝動管理在西方心理研究中很受重視,主要有兩種:
一、對有毀壞性或攻擊性行為的管制
憤怒激動時雖然一擊為快,但有傷人害己的危險。舒緩此種情緒最好的辦法,是到一個空地頓腳怒罵一番,等氣出完、冷靜後,再好好地考慮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管理「追求喜愛事物」的衝動
這種衝動不能管理的話,有可能促成侵犯、偷竊、搶劫或欺詐等非法行為。目前社會有「先享受後付款」的風氣,購物可使用信用卡,不必付現金。許多不知節制的人,常常不自量力、不思後果地購買,結果負債累累,甚至破產。
從小就能延緩欲望滿足的人,不但沒有上述傷人害己的危險,而且能增進堅持力和進取心,一輩子擁有操縱自己命運的信心。
高曼的《EQ》書中即列舉了延緩欲望的例子:在實驗室裏,給一個三、四歲的幼童一塊糖,叫他一個人在房間等著大人回來;要是他在等待過程中,不去嚐嚐那塊糖果,就會得到一塊更大的糖。換言之,這個小孩就得想辦法控制自己「蠢蠢欲嚐」的衝動。
衝動管理與父母管教有關
管制衝動的能力雖可能與天生氣質有關,但和家庭管教的方式也很有關係。一般兒童心理學家認為,關鍵在父母溫愛的程度和管制的鬆緊。
一、父母的溫愛
溫愛濃厚的父母常常對孩子微笑,讚美他們,鼓勵他們,即使孩子做錯事,他們的批評和譴責也全是出於愛顧之心,讓孩子自覺歉疚而悔改。
相反的,有些父母對孩子處處抱著敵意,急於批評、懲罰,或者根本不理會孩子,對孩子的一舉一動漠不關心;也有的父母,其實內心很疼愛、珍惜兒女,可是在言行上沒有表達出來,都會使孩子以為自己不受父母的歡迎和喜愛,覺得自己毫無價值。
二、父母的管制
管制嚴格的父母,對於孩子自由活動的範圍和表達感情、意欲的適當方式,都會有清楚的規定,也會向孩子提出種種要求和期望,並且觀察孩子的行動是否合乎他們的要求。
管制鬆懈的父母,則是給孩子很多的自由,讓孩子隨意追求自己的興趣、發表意見或表達情感,讓他們決定自己的行動。
父母管制的鬆緊,必須適切地配合孩子天生的氣質,但無論如何,每個孩子都需要感受到父母的溫愛和關切,同時能自由地表達各種感情、欲望和追求,而且能負責的與他人合作,形成一種活潑、不依賴、主動、進取的性格。
美國一些兒童心理學家和中小學教師們指出,華裔的孩子一般比白種人孩子較能控制情感的發洩,念書、做事都比較專心、持久,因此較少有行為不良的問題,而且學業成績優良;不過,他們似乎不夠活躍,甚至有較死板的傾向。
這是否意味:華裔孩子在情感的表達上,壓抑得太過份了?而這種現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父母又是如何管制他們的呢?有心的父母們不妨多多觀察與探究番。